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超女援藏手记8——那若沟

超女援藏手记8——那若沟

2017-09-04 阅读量:639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今天,我们绍兴队的六名成员要去那若沟筛查,一个手机地图里根本查不到的地方。乡长大致为我们介绍了一下当地的情况:那若沟位于白嘎乡最东部,紧邻昌都,人口约1700左右。领队说出于对大家安全的考虑,我们就绕着山路走,路程虽然长,但是路相对平整好走,可以减少很多风险。八点半左右,迎着朝阳,满怀着希冀,我们的车队开赴那若沟。
      说到车队,这次的情况也与以往不同。以前外出筛查,一般是乘坐中巴车前去,有时人数众多,也会再加一辆越野车。但今天早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熟悉的中巴车没有出现,门口竟整齐停放着五辆越野车!我们不由得疑惑:“难道领队今天给大家改善出行条件?”带着疑问,一路前行,过了尼木乡,司机说:“前面就快到昌都境内了,我们从昌都路过,然后绕到那若沟。”“昌都?是民谚中“昌都险”的那个昌都吗?”我有些惊讶地问。“是的,可是我们走的这一段路况还好,一路风景很美的,还可以看到原始森林。路虽然远了些,但是比起走盘山公路要安全很多。”司机很平静的说。尽管司机如此说,我的心头还是掠过一丝不安。
      我所乘坐的越野车是头车,路上的险阻我是第一个知晓。前方的山路越来越窄,只能允许一辆车勉强通过。微微向前一望,似乎尽头就是奔流的河水,车子开到近处,竟有一种瞬间就要坠落的感觉,我几乎要尖叫,这时车子一个转弯,峰回路转,弯曲的小路又回到了眼前。随着车子不断前行,我的心早已提在嗓子眼,不敢有一刻的松懈。越往前走,越是惊险,车窗外突兀的石块似乎随时都可能向我袭来,而另一边则是深深的悬崖,假若车轮稍有偏差,我们就可能翻入深沟。路途惊险也就罢了,滑坡也是随处可见,每每车子经过滑坡路段,我总是担心满山的小石子会由于车体震动会滚落下来。其中有一处滑坡路段,石块甚至当路林立,挡住了车队前行。待到司机下车将几块石块推入一旁的深沟中,我们才得以继续前进。所幸开过这一段,我们终于来到类似沟底的平缓之处,两旁的山上长着茂密的松树林,粗壮挺拔,有些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司机说这里是原始森林区域,山林里住着棕熊,白天它们一般不活动,傍晚会来溪沟里喝水,这似乎印证了在白嘎乡领队的那个煞有介事的警告。沟底虽然平缓,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前行,经常有溪流挡道,无路可走时,我们只能强行穿过溪流。
      一路惊险刺激地走了大约3个小时,在11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那若沟。筛查场地放在村小学,操场上早已挤满了人群,却无任何的遮阳措施。见此情景,我们谢绝了村领导先吃饭的邀请,以最快的速度装机,布置筛查场地,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才将大部分群众筛查完毕,村干部和领队强行要求我们停工,不情愿地停下来之后才发现,肚子还真有点饿了。但院子里还有一部分群众在苦苦等候,人民群众的事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大事,因此大家都是风卷残云般糊弄了几口饭就赶忙开工了。把院子里的群众都筛查好以后,已经快四点钟了。
      闲暇之余,我们了解到那若沟有着美丽的双色湖,据说湖水都是山上的冰川雪水融化而成,一湖呈乳白色,一湖呈碧绿色,关于双色湖的神奇传说,在当地家喻户晓。正好天色尚早,领队便带着大家驱车前往,一睹双色湖的神奇。
      晚饭后便准备往回去了,来时的惊险还令大家心有余悸,所以大家一致希望领队带着我们走近路——翻山。原本以为翻山不过是多走几个之字形,不料由于我们是傍晚翻山,夕阳斜下,阳光甚是晃眼,有时候根本没法看路,车子反而行地更加缓慢。旁边山势越来越高,绿草满地,我们都饶有兴致地问司机:“山上有没有虫草?”“5、6月的时候满山都是挖虫草的人,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虫草了。”望着窗外的绿山坡,大家略有一丝遗憾。高海拔地区缺氧严重,汽车的动力系统不知道是不是也会缺氧,司机把油门都踩到底了,但是车速始终很慢,紧赶慢赶,在太阳下山之前,我们终于来到了海拔5700米的达亲拉山顶。这里据说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想想心情还是有点激动。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山峰层峦叠嶂。青山上迂曲的山路,像柔美的丝带,伸向远方,望不到边际,看着这壮美的奇景,一路上的疲惫辛苦也就烟消云散了。天色越来越黑,各车都先后开启车灯,车队顺着山路盘旋而下,前方队友的车灯闪烁,宛若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甚是美丽。盘山路下到沟底,道路平坦很多,车队穿行其中,宛若游龙。
      漫长的等待之后,远处看见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家的方向,我们回来了!(马彩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