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高精尖的心脏手术开启微创时代

高精尖的心脏手术开启微创时代

2018-01-23 阅读量:656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有人说,21世纪的外科主题词是“微创”,在提高治病救人医疗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本身组织器官的损伤。微创,在减少病人创伤、痛苦的同时,也加速了病人的康复,微创本身就是一种快速康复理念。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偶然完成第一例LC(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微创里程碑的诞生,由此微创外科在普通外科领域遍地开花,之后相继出现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肠癌根治术及胰腺十二指肠癌根治术,随着微创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普通胸部外科也开始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等等。但是,在心脏外科领域,由于心脏手术本身的手术难度极大,手术死亡风险极高,几乎没有人敢尝试微创,以至于直到近些年才出现心脏微创手术。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常规心脏手术的方式及难度。

      1、大多数心脏手术需要建立体外循环手术

      心脏好比人体内的一台水泵,或者说是汽车的发动机,不断地抽吸血液来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心脏手术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停跳技术人为地将心脏停跳下来,再连接一系列复杂的血管通路,通过体外循环机器来代替心脏的泵功能和肺的氧气交换功能。

      2、常规手术需要锯开胸骨,手术创伤较大

      3、 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口不同,经过手术的心脏在缝合后需要马上恢复心跳,没有伤口静息愈合时间,加上术后需要长期应用抗凝药物,术后再次出血及需要二次手术的风险巨大。

      4、其他还存在术后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系统炎症反应综合症,术后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如术后肾功能衰竭)等诸多恢复难题,需要平衡出血与止血风险(如围手术期脑梗),处理起来都相当棘手。

 

      微创心脏手术在克服以上诸多难题的同时,还需要使用价值不菲的心脏微创专用手术器械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心脏停跳管道建立,体外循环血管管道建立、复杂的心脏瓣膜置换缝合等操作,难度非一般腔镜手术所能企及。

 

      总的来说,微创心脏手术有以下优势:

      优势一:右侧小切口,微创美观;

      微创心脏与常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对比,尤其是对女性患者而言,微创切口可以被胸衣遮盖,加上皮内缝合,愈合后几乎看不到手术切口。

6365229702359325773410467.png

      优势二:创伤小、出血少、感染几率减少:避免了正中开胸切断胸骨,体外循环由原来的心脏直接插管改为从外周动脉插管,从而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大出血和各种感染(尤其是胸骨骨髓炎性感染)的机会,利于术后护理;

      优势三:住院时间短,恢复迅速;

      优势四:总费用低,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住院护理、术后用药等费用相对减少,从而总费用也相对降低。

 6365229700654345305351488.jpg

      日前,胸心外科顺利完成2例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其中1例患者65岁高龄,10年前曾行常规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入院诊断为三尖瓣大量反流,入院时双下肢浮肿明显,腹部B超提示“肝淤血,腹腔积液,右心衰症状明显”,考虑既往手术入路存在粘连及全身耐受能力较差等因素,胸心外科团队为其进行体外循环下微创下三尖瓣成形术,术中植入CV4人工腱索1根,术后复查心超提示成形效果良好。另一例患者为40岁女性,入院诊断“二尖瓣重度狭窄,持续性房颤” ,入院后成功行体外循环下微创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两位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

      据悉,目前只有省级医院才少量开展心脏腹腔镜手术。这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表明我院已经能成熟开展心脏微创手术,微创技术又上一个台阶。心脏微创外科之路,任重而道远,我院心脏外科之树将继续茁壮成长!(胸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