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彼此遇见就像是划过天际的流星,绽放的每一道光都是深深的思念。生命列车到底驶出多远的距离,接受多少的未知,到达多美的天际……有人说心与心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赞美的春天,只要越过了寒冬,下一个站点就是彼此的心田。
记得那年,一个脸色惨白的小女孩由一个外婆抱着来到我们小儿内科,我引导她们坐下后,问跟在她们身后的“妈妈”:“你宝宝怎么不好啊?”只见她微微一笑,说:“我还没宝宝呢。”我赶紧道歉,紧接着她又说:“我是福利院工作人员,她是今早在城市广场边上的公共厕所被发现的,你们帮她查一下哪里不好,抱着她的是我们请的陪护阿姨。”这个可怜的孩子经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患儿。住在病床上一直哭个不停,衣服略显破旧,不要喝奶,不肯喝米汤,只远远的看她一眼就好有想哭的冲动。这么小,不仅要承受身体病痛带来的折磨,还要接受所谓的抛弃,纵始有千般万般理由,也不能让她这么小小的身躯散发浓浓的忧伤。
那一天,她的脸上挂起了甜甜的笑容,阿姨介绍说宝宝一大早就收到了满满一袋礼物,一个漂亮的奶瓶,一罐奶粉,一套漂亮的新衣服,还有几个可爱的洋娃娃。据说是一个胖胖的护士阿姨送的,原来是我们善良可爱的小奇妈妈呀!说起徐小奇,我实习的时候她就是小儿内科的总带教老师,对宝宝和蔼可亲,对家长轻言细语,讲起专业知识侃侃而谈,流畅、详细、易懂,在我眼里她不是严肃的老师,是亲切的姐姐,在小宝宝眼里她是甜甜的阿姨,在家长眼里她是医学知识丰富的朋友。
地中海贫血是一类由于常染色体遗传性缺陷,引起珠蛋白链合成障碍,是一种或几种珠蛋白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因而红细胞易被溶解破坏的溶血性贫血。所以这个福利院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我们科室接受治疗。接受治疗过程中需要予静脉留置,她的静脉特别细,频繁的治疗导致她的静脉越来越细,每次静脉留置都十分困难,我们科室打针最棒的老师自告奋勇,比如王春燕、潘卓泓、黄雅娟、徐小奇、周德媛老师,一针搞定,减少她的痛苦。大家隔三差五的给她送礼物,小到一个发夹,一块自制的饼干……不知多少个春秋,她从一个只会哇哇大哭的娃到会甜甜的喊我们“妈妈”。我想,我们永远都是亲人,她会一个是幸福的人。
她不仅有一群疼她爱她的“妈妈”,还有一个伟岸的“爸爸”,那就是小儿内科医生—李华俊,记得她懂事起,每一次住院都不愿意在病床上躺着,就喜欢在我们护士站或者医生站坐着,也许这样她比较有安全感。有一次夜班,李华俊医生在病区值班,她就乖乖地坐在他的旁边,不时地有患儿家属抱着宝宝从他们面前走过,有在逗宝宝玩的,有给宝宝唱歌哄睡的,有陪宝贝玩游戏的……她就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们,眼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渴望,甚至还有不解,这一切都没有逃过那位医生爸爸的眼睛,他抱起她,坐到自己的腿上,给她讲起了一个个小故事,不知情的家属还说:“做医生小孩也不容易,只有到医院住院才能见到自己的爸爸。”殊不知,他自己的娃夜间哮喘发作,多少个凶险的夜晚他都没有陪在身边,更不用说好好照顾家里人了。无论春夏秋冬,他们总穿着白大衣;无论老弱病残,他们都细心照顾;无论严寒酷暑,他们总是奋斗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他们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医生,把时间和生命都献给了病人,献给了工作。
不是只有艳阳高照的才是生活,不是只有五彩斑斓的才是生命,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才是人生……人生是需要等候的,等候一阵风的拂过,等候一朵花的盛开,等候一场云开月明的希望,等候生命爆发的强音。心灵是需要在等候中坚守的,坚守无风的日月,坚守落花的寂寞,坚守情感的空白,坚守生活的平凡。懂得等候与坚守,我们才能从容不迫,最终沐浴清风,笑看花开,情有所属,人生无悔。人所固有的善良,终会唤起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醒。相信经年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好,都会被岁月所铭记,所回报。我们始终会是一群可爱的人儿,守护着一群可爱的天使。(小儿内科 姒秀荧)
小儿内科“护士”妈妈们
暖心的医生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