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一旦发生心梗极有可能致命。通常一位患者要确诊是否患上了冠心病,以及制定后期治疗方案,会需要进行影像学诊断,且诊断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最近绍兴市人民医院引进了一件“利器”,使得做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报告时间比原先大幅缩短。
“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通过该检查可以判断有无病变及病变的狭窄程度和狭窄性质。一般患者因为胸部压迫感、胸前区疼痛不适来就诊,要确诊是否患冠心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最常用的就是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院长助理、放射科主任赵振华介绍,冠状动脉CT A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全貌,明确冠脉有无狭窄、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斑块性质,通过对斑块CT值的测定,能可靠地鉴别钙化与非钙化斑块,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冠脉CTA具有创伤小,检查快速,程序简单,诊断准确、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冠心病首选影像检查手段。
赵振华主任说,以前医生写一份冠状动脉CT造影报告需要很多步骤。一个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通常有1000多张影像图片,复杂的三维血管重建过程需要两名专业医师花费将近40分钟的时间完成,再由医生进行复核,所以患者拿到报告的时间需要2个小时左右了。
我院在国内率先引进冠状动脉CTA人工智能软件后,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改善和优化工作流程,使冠状动脉CTA的诊断更为准确、高效。应用新人工智能软件后,一名专业影像医生仅需要5-10分钟就能完成。重建和诊断效率的提高,使得患者可以更快地拿到更精准的诊断结果。
“通过无创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后,患者可根据诊断结果来确定是否还要进一步做有创的冠脉造影,以及其他检查和治疗。”赵主任解释说,通常如果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率在小于50%的轻度范围,医生通常建议患者进行观察,及一定的药物治疗;狭窄率达到75%及以上的,一般需要进行介入等手术治疗,以便消除心梗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需要判断血管壁上斑块的性质,如果斑块已经钙化(硬斑块)脱落堵塞血管的几率就小了,如果是非钙化斑块(软斑块),那么斑块破裂后容易堵塞血管,诱发心梗等,需要进一步积极治疗。精准的影像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双脑联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改良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在给社会带来深远的改变,我院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浪潮中,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深度学习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临床需求,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肺结节人工智能诊断软件”,“影像组学人工智能软件”,“冠状动脉CTA智能诊断软件”等,涵盖了疾病筛查、随访监测、良恶性预测、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构化报告等多个应用领域,“电脑+人脑”双脑联动,相辅相成,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走在了国内众多同行的前面,创新医疗技术让更多患者获益。(放射科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