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根据计划来到双和医院跟岗培训。走到双和医院,就会远远看到大门口写着的几个大字:关怀、承诺、创新。双和医院是北医附属医院之一,已经四次通过JCI国际认证,是一家很有实力、充满朝气的医院,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国际化管理体系及精细化管理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按专业分我被安排到医工科跟岗,在这里医工科是属于总务科下面一个部门,总务科包含采购组、资材组、出纳组、医工组、事物组、工务组六个组,跟我们医院有所不同。医工科共四人(含组长),他们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PM)、验收、校准和管理等。医院的设备金额总计约3.3亿台币,1千万台币以上设备占29%,100万-1000万台币占28%,10万-100万台币的设备占35%,10万台币以下的设备占8%,一年维修费用约1400万台币,保养费用约3700万台币,每年的维修保养约占设备总价值的3.55%。因为他们工程师少,所以以买保养为主。维护保养分三级,一级保养由护理人员做,测试基本功能,测试完后把信息填在卡上,叫清洁卡。二级保养分季保养和月保养,依设备风险程度而定,一般以季保养为主。三级保养是跟厂方签约由厂方来做,所以一般设备旁边会挂4张卡:清洁卡、保养卡、维修登记卡和操作规程卡。还有他们的设备验收单上需填哪些基本信息,验收时需准备哪些资料,张文荣组长也给我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些资料和信息我们验收时也都是需要准备和填的。至于设备的校准他们医院跟我们有所不一样, 一般的设备他们有校准的器具,只要每年把这些器具拿去校准后就可以校准设备了,大设备他们则会通过第三方来校准。而我们必须是由质量技术监督局校准后发合格证才能使用。
张组长还重点讲解了设备质控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凡是涉及设备使用安全的都是大事情。当他们发现一台设备有异常情况可能会发生安全隐患(或已经发生时),会启动设备异常通报系统(AERS)和医疗仪器设备召回系统(ADR),卫福部会及时在网站上通告有关信息,张组长还讲了他们医院发生过的几个案例:手术床和便盆消毒器等.这个跟我们内地不良事件申报系统功能类似。张组长还跟我介绍了他们的维修申报系统以及相关流程等等,我还询问了他们如何做PDCA,以及他们JCI检查时的情况。下午张组长还陪同一起去病房和放射科看他们的设备,因为双和医院的面积较小,没有单独的房间保管设备,所以他们的设备都是放在走廊靠墙边。整天张组长都是全程陪同,很多信息都允许我拍照,还加了微信,让我以后有需要可以问他。
我跟岗时适逢总务科开一周一次的例会,总务科陈主任让我们相关岗位跟岗的几个人参加了他们的例会,会上招标组汇报了3台麻醉机的议价情况,在这里我发现他们的招标流程跟我们内地有所不一样,他们会通过先试机、院内议价、报北医议价(超过100万需要)、平台采购,相对来说,他们的流程比我们的略简单点。还有签合同、档案管理都是由招标办负责,跟我们医院也不一样。会上其它组也一一作了汇报。下午手术室刚巧有一台内窥镜摄像系统故障报修,我跟医工组的黄工一起去手术室跟岗,顺便观看了ROSA机器人、达文西机器人手臂以及手术室的另外设备。
两天的跟岗学习,让我看到双和医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质控安全这一块,让我们明白质控安全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因为很多魔鬼都是藏在细缝里的。同时通过这两天的跟岗让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医院这几年的发展,有些方面甚至已经比他们做得更为先进和规范,如设备信息化管理和招标规范方面等等。
最后要对双和医院和北医的老师说声谢谢,他们细致耐心的讲解和陪同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黄剑女(设备处)
审核:俞颖(院办)
责编:俞颖(院办)
投稿信箱:32343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