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台湾,雨水很是丰沛。来台四天,淅淅沥沥的雨,簌簌地下;清新洋溢的绿,呼之欲出;雨后天空初晴,期待邂逅彩虹的美。伴随着如诗的景致,每天的培训学习让人更澄心静气。合理科学的课室教学,结合实地分组临床观摩,让我们能更深入了解在义大的管理体系下各护理单元是如何运作的。由于义大医院正值医院评鉴复审,很遗憾不能实地观摩,但在同一个管理体系下的义大癌治疗医院,我们同样感受到了他们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和细致入微的品质管理。
正式学习之前,义大癌治疗医院护理部许丽玉部长详细向我们介绍了义大医疗体系的发展史和创办人的理念。2004年义大医院正式营运,2015年到2017年义大癌治疗医院、义大大昌医院、义大护理之家、义大产后护理之家先后营运。义大医院和义大癌治疗医院坐落于高雄市燕巢区,两家医院先后并排建立,被医院的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双胞胎”,因为两家医院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设施,一砖一瓦都是一样的,不仅如此,内部各楼层还都相通。医院内部到处充满浓厚的艺术人文气息,有媲美五星级饭店的空间构造,户外有名家雕塑、户内有各式各样的油画和艺术品展出,如果有中意的作品,还可以花钱收入囊中。“没有药水味,只有咖啡香”,让我们跳脱了传统医院的印象。三天的学习让我们深切感受到:
一、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
急诊护理长陈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去急诊的路上简单介绍着环境布局,“急诊到了!”暖和的色调,安静的环境和空气中弥漫的淡淡香气,让人有些失神,抢救室大门玻璃上还张贴着新年祈福的对联,信息栏里护士姐妹们亲手做的各种卡通装饰,让这无声的战场变得平和且富有生命力。预检台前张贴的5级检伤标准,提醒就诊患者配合护士的分诊;一旁放着坐式体重机和移动心电监护仪,在测量生命体征的同时获得了体重数据;正上方的大屏幕里时时更新着急诊就诊人数、等床位人数,抢救室是否满床的状态都一览无遗;走廊通道上展示着各种疫情海报,让民众知晓更让民众参与预防。进入到抢救室后,恰遇一危重患者在急救插管,全程床帘拉拢,外挂“治疗中请勿进入”的标识,各种操作治疗车待命床旁,医护配合紧凑默契,交流简单轻柔,时时彰显着人文关怀。随处可见的手卫生提示卡和防跌倒图示及宣教手册,时刻提醒着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带滚轮的便携式氧气筒,可携至床旁的清创车,各种操作规程制作成简单图示放于相应操作台前,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安全感。
二、细致入微的品质管理
7月10日上午,许丽玉部长以问题的形式展开讲课。当谈到当初为何选择护理岗位的时候,有人说是因为当初护士好找工作,有人说是因为以前年少时陪母亲就诊时不好的就诊体验,学会护理可以给家人更好的照顾。许部长说她则相反,是因为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温柔的态度而选择护理,而且选择护理职业以后一直在路上,除了生育孩子期间休产假,几乎从未停歇过,从五专到二技,再从大学到研究所,一步步走到如今的管理岗位。在她看来,护理不是工作而是理想!听到这,心底油生敬佩之情。
随后许部长向我们介绍了品质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她们医院的品质管理。当实地去病区里交流的时候,发现她们品质管理体现在方方面面,有病人安全组、紧急医疗组、医疗品质组、品质促进组和安全审查组。当老师给我们在做介绍时突然听到了广播声“检验999”,询问老师,原来是紧急医疗的代号,每个区域都会有指定科室去紧急处理。之后来到他们的休息室,映入眼帘的就是手卫生的每月调查结果值,表示手卫生的品质管理持续监测;所有进出门感应化,走过缓冲区,里面就是负压病房,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急诊室工作服宽松舒适,当听到每天换洗时,我们瞬间投向了羡慕的目光。
学习伊始,期待义大更多的精彩……
作者(摄影):徐唯超(急诊科)、马玉婷(急诊科)
审核:丁凯
责编:丁凯
投稿信箱:32343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