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我们的医师节:为患者连续奋战的28个小时

我们的医师节:为患者连续奋战的28个小时

2019-08-23 阅读量:790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下午3点多,工作了一天的周军庆医师和同事们正商量着晚上如何与家人庆祝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考”。急诊科刚收治了一名65岁的患者,需要紧急会诊。赶到抢救室,周医师看到患者由于胸部和背部剧烈疼痛,一直发出“哎哟哎哟”的声音,以多年的经验判断,该病症可能是主动脉夹层破裂。

      这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随着出血的增多,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之内,如同吹气球一样,越撑越大,最终薄薄的外膜会在主动脉血流的高压冲击下破裂。一旦破裂,病人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会诊之后,医生决定尽快实施手术。“这是外科最高难度的手术之一,上次遇到如此危急的情况,还是在5、6年前。有些因医疗水平有限,或者担心手术风险过大的,会考虑转送上级医院,但病人很有可能在转送的途中死亡。”周医师说,就地抢救,病人的希望更大。面对家属急切焦虑的目光,医护人员们更加觉得要抓住一切希望,拼力挽救生命。

      “这是一场全身性的手术,情况危急,所以前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周医师说,他立即向医院领导汇报,协调组织医护人员,请求麻醉科、ICU支援,迅速制定镇痛、调控血压、组织血源等急诊手术方案。 

      当天晚上6点半,2名体外循环师,2名麻醉医生,3名护士和4名心脏专业医生走向手术台,开展一场生死救援。

      手术的第一步就非常考验医生的水平。打开病人的胸腔,一旦这个过程存在问题,导致病人血管全部破裂,血液就会如洪水般喷发出来,这样一来病人抢救过来的概率极低。医生小心翼翼地打开胸腔,最外面还有一层膜包裹,主动脉内膜发现一处3公分的破口,医生需要把破裂的血管切掉,进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

      这项手术需要在深度低温并停止血液循环状态下进行,但人的生命在这种状态下超过40分钟即不可逆转。于是,周军庆带领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切除、置换、缝补……解除了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阻止了胸腔活动性的出血,手术顺利完成。

      护士在手术室清理纱布的时候,共发现99块纱布,用量达普通手术的20倍多!

      当把病人送到监护室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6点多了,医护人员坚守了22个小时。参与手术的护士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难得有机会下班见到太阳,尽管是在早上6点钟。感谢医护人员22个小时的坚守付出,给了患者一线希望,难忘的医师节,感恩、感念、感谢!”

      待病人病情稳定之后,周医师又到重症医学科观察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开。这时已经到了他出专家门诊的时间。极度疲惫的周医师原本很想回家好好睡上一觉,但看到围在门诊的患者一个个张望的面孔,他还是坚持把所有病人看完才回家。至此,他整整连续工作了28个小时!

      另外一名坚守在手术台上的助手曾勇,第二天刚好轮到他值班,连续工作了60个小时的他,断断续续抽空休息了8个小时。医师节当天,他的儿子发烧到39°,但他没法回去陪孩子,对孩子感到非常愧疚。

      徐建峰是当天手术台上年纪最小的医生,还未正式入职,提前感受了这样的大场面。“经过这场生死救援,我对这份职业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对医者仁心体会得更加深刻。”徐建峰说。

      对于时长奋战在封闭的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来说,下班能见到太阳已是奢侈。医师节的当天忙碌的场景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真实写照,是医院所有守护患者生命、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缩影。“人道在心,责任在肩”,他们就是绍医精神的最好写照。


作者:丁凯(宣传统战部

审核:丁凯

责编:丁凯

投稿信箱:32343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