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全部清零!”3月16日下午,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我市以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成绩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
“清零”,来之不易。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联防联控指挥部,坚决把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市卫生健康委全力以赴,紧急部署,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组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7个专业组,下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组织专家组每日会商,做到“一人一方案”,综合施策、精准救治。
从0到42,再从42到0,过去50多天里,绍兴市人民医院作为全市指定的新冠肺炎收治市级定点救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上下一心、临危不惧,和全市抗疫战士一起,众志成城,用医者之心书写了守护生命新篇章。
军令如山,兵贵神速
战斗突如其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委的精准指导下,1月21日,全省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确诊时,绍兴市人民医院全院上下严阵以待,尽最大力量做好病人收治准备,吹响“集结号”。
军令如山,闻令而动。作为全市救治主阵地,医院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统筹协调,第一时间传达中央、省市防控工作精神,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根据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周密部署,医院成立了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一支由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数十名资深专家组成的救治团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谋划,早行动,医院优化完善流程,改造隔离病房,有序开展实战演练和检查督导。全体医务干部取消春节休假。医院每天召开疫情防控例会,协调关键环节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
兵贵神速,唯快不破。医院党委向全体党员和医务人员发出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先锋突击队招募令,300余份请战书背后是主动请缨的热忱。全体员工24小时待命,严防死守,启动医院防控、患者排查、院内协调等一系列联动措施,所有工作如一张密网,迅速、有效、全面铺开。
人心齐,泰山移。1月23日,绍兴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新昌县首例确诊患者被收治入院,一场与病魔面对面的战争就此打响。一面旗帜就是一座堡垒,为了充分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医院党委相继成立隔离病房临时党支部、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区临时党支部和临江院区临时党支部,为这场生命的守护战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白衣战袍,逆风而行
你可以看不到他们的脸,但你可以知道他们是谁,过去的50多天里,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奋战在抗疫一线,一帧帧精彩的感人画面定格于镜头之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战士。
最强尖刀班——隔离病房与留观病房
有一个地方人们谈之色变、避之不及,他们却温暖相迎,那就是流淌着英雄血脉的“尖刀班”——隔离病房与留观病房。
这里熔铸的是尖刀之韧,砥砺的是尖刀之锋,这里的医护人员是“刀锋上跳舞”的逆行勇士!他们每天提前抵达病区,一层一层逐一穿戴装备,给病人检查、护理。这本是“兵家常事”,但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后,每一个医疗活动都无比艰辛。
闷热、笨拙、不透气、汗流浃背……为了节约一件防护服,他们选择入病房前不吃不喝,减少上厕所频率;面部受到挤压,脸上被压出深深的印痕久久不褪甚至破皮,他们仍义无反顾;因为反复清洗,双手满是裂痕、沾水就疼,他们无暇顾及;第一次用上了成人尿不湿,下班脱下时沉甸甸的,足足有几斤重,他们互相打趣……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用手势比划致谢,他们深感欣慰。在隔离病房和留观病房,这里的医护人员和后勤值守人员,冒着极大的风险,用坚定的“守”与“舍”,默默守护患者。
最勇侦察兵——发热门诊
战“疫”哨口,舍我其谁。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履职尽责、无惧无畏,冲锋在医院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发热门诊。
绍兴市人民医院门诊量巨大,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变化,严格管控,工作量与日俱增。人手不足,数十名医护人员纷纷倾力支援。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成员却像是合作多年的队友,规范防护、科学管理、多管齐下,确保无“漏网之鱼”。
这里随时可能接触到新冠肺炎患者,危险不言而喻。在咽拭子采样过程中,和患者近距离接触,护士们却说:到了这种关键时刻,没有人会再犹豫。我们请战冲向这个哨口前沿,那就要对病人的健康负责!
即便辛苦,他们没有迟疑,累了苦了不喊一声。护士长江勤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记不清多少天没有回家;门诊办主任郭英、年近六十的老护士张秋霞,她们坚守岗位,一天未休;门诊前护士长孙红华,虽已卸下职务,但面对繁杂的门诊工作,仍每天穿行在各个诊区作引导与解释……所有门诊、急诊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勇担重任。
最美逆行者——驰援武汉医疗队
国有难,召必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1月25日(大年初一),从这一天开始,市人民医院的“最美逆行者”主动请战、星夜集结、火速出征。他们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筑起了守护武汉人民健康的堡垒。他们说,必将不负人民,不辱使命!这一仗,一定要打赢!
组建援鄂后备医疗队的消息一发出,数百医护人员踊跃报名。胃肠外科的张振兴医师说,“我来自湖北农村,农村家庭培养一名医师很不容易。如今我的家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每天看着新增病例数字我心急如焚。我正式请愿作为我院下一批援鄂队员,希望组织批准!”超声科刘夏天主任说,“湖北是我的老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我的母校,武汉协和医院是我的母院。如果需要超声医师,请一定要让我上!”……
医院护士工作群内,共有130余名护士主动请缨。怀揣着同样的初心与使命,所有人心中信念一致:让我上!我可以!也许,这就是绍医人面对危难的担当!
日夜鏖战,守护生命
大疫当前,岂能无我?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绍兴市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展现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众志成城下好下活“一盘棋”。在这场50多天的战“疫”大考中,他们心怀大爱、奋不顾身,不断创造着守护生命的奇迹。
临床救治火力全开
中军帐内,将帅运筹,排兵布阵,全面抗击疫情。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处组成的“核心作战部”,密切配合,制定方案、理顺流程、全面培训、协调安排,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疾风知劲草,战“疫”显担当。面对疫情,在医疗副院长的带领下,医务处火速制定“作战图”,部署医疗救治防控流程,使防控工作有章可循,形成防控合力。专项培训、MDT(多学科会诊)讨论、会诊例会、防控演练……各项救治工作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作为这支队伍的“指挥部”,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护理部团队毅然冲到阵地最前沿,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护士们如同“战地玫瑰”,逆风绽放,用勇毅和温暖点亮生命之光。
让医院防疫的“城池”固若金汤,确保医护人员和院内患者“零”感染,院感处建章立制、优化流程、培训示范、实地指导,确保防控全覆盖……他们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医院防疫筑起一道“防火墙”。
后勤保障夙夜坚守
有人冲锋在前,有人默守后方。总务处、设备处、信息处等后勤职能部门,抢时间、腾空间,抢工期、保目标,抓后勤、促保障。他们夙夜匪懈,以“5+2”和“白加黑”的节奏誓做最坚强的后盾。短短3天,符合相关流程的隔离病房、留观病房相继投入使用;仅用10天,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正式投入运行。保障到位,没有欢呼,没有掌声,他们只是默默转身,去迎接下一个新任务……
为一线抗疫医务人员消除后顾之忧,医院党委还专门成立了“抗冠战士后援团”和“战士家属群”,委托医院组织人事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实施“一人一帮扶”行动,全城跑腿专送、心理咨询服务、每周送菜上门、帮助打扫卫生、上门走访、线上慰问……像“老妈妈”一样给予其家属关心关爱,一系列关爱举措让“战士们”倍觉温暖。
临江院区别样鏖战
为减少市内医院感染风险,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启传染病后备院区——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2月23日,临江院区集中收治全市确诊患者。
病区设有隔离床位71张、负压病房2张,备有CT、ECMO等高精尖仪器设备,由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一体化管理,确保全市医疗救治工作更为精准有力。50余位从全市抽调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共同撑起一个特别“战区”。
正是这一位位行政后勤、医疗救治线勇士的奉献与拼搏,一次次攥指成拳的统筹,一宿宿的挑灯夜战,凝聚起绍医人的必胜决心!
全院协同全员参与
战“疫”一线,医院各部门各显神通。党政办上传下达,综合协调,保证政令畅通无阻;宣传统战部报道事迹,弘扬正能量,鼓舞士气;保卫处加强守卫,关键时刻一丝一毫不松懈;财务处作为“账房先生”,接受、厘清数百笔受捐物资款项并及时公示;物资采供中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重点部门需求……
众多职工积极主动化身“志愿者”,对所有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流行病史询问、绍兴健康码查验。硬核的他们,拧成一股绳,融成一颗心,严防死守,共同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