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献给绍医援鄂战士
在这个流量明星盛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求变得荒诞。我很庆幸参加了医院的这次五四青年党建活动,聆听我院ICU樊巧玲和姚晓燕老师的援鄂经历分享。她们在会议上不止一次说自己不是英雄,但她们用自己的职责让我明白或许有些人在我们身边默默奉行着她们所坚守的道义,她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
正月初一5名“绍医人”逆行出征武汉,她们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好好过个年,就奔赴前方未知的战场。“夜晚十一点下了高铁,偌大的武汉城空空荡荡,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整个城市仿佛被一片黑幕笼罩着”——樊巧玲老师在会谈提到了她们队伍初到武汉城的印象,这也使她意识到这次出征武汉的任务有多艰险。等队伍五人安置好住宿的酒店后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但这也不能让他们喘口气,因为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有北京地坛医院和浙江省的专家主任对他们进行紧急培训。在短暂而紧迫的培训后,他们立即接管了武汉第四医院的抗疫救援工作。他们是在前线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收治危重患者最多、且出院人数最多的队伍。在武汉的57个日日夜夜,他们圆满完成了救援武汉的任务。
如今,冬日的飞雪已然过去,迎接我们的是春暖花开的烂漫春光。然而,当回忆起那段援鄂经历,樊巧玲和姚晓燕老师数次哽咽。当被问到这次去武汉印象最深或者最感动的一件事时,樊巧玲老师有点激动,她表示现在很多事情不敢深思回忆,很多病人真的是真心地表示感激。在那里她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需要。当一位病人在病房和家属视频聊天时,家属得知这批医疗队是来自浙江时立刻表示“是浙江队我们就放心了!”简朴的话语中饱含着对浙江医疗队伍的信任与支持。而姚晓燕老师提起到她们在病房里不止需要做日常的护理工作,还需要照顾病人的日常起居,包括喂病人吃饭,给病人洗头擦身等等。因为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下,除了她们,没有其他人员进入。在她们的细心护理下,很多病人一点点好转,这让她们十分欣慰。
然而,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做到完满的。“当他紧紧握住我的手一点点失去呼吸,我真的很触动”,坐在场下的我仿佛也随着晓燕老师的话语亲眼见到了那个画面。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们要学会去接受很多人的离开,然后继续陪伴幸存下来的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晓燕老师说,印在我们工作牌背面的这句话让她在武汉时刻牢记,在很多的无能为力面前,她们能做的最多的不是去治愈,而是去安慰。她们经常会花一两个小时陪新冠患者聊天,给予他们希望与未来。会谈中我问到当面对这么多死亡时,你们是如何排解舒缓心理压力的呢?樊巧玲老师告诉我说:“我们要看到治愈的那90%,并由此鼓励自己继续坚持,不能因为失去的那10%放弃。在以后的临床中,我们也会碰到很多无能为力的病人,但是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坚信我们曾经给过患者温暖与安慰,那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会谈时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湖北籍的规培医生,当听到丁书记提到这位医生在家里还有年幼的女儿的情况下多次递交申请书支援武汉时,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尽管戴着口罩看不见他的面容,但我知道那是一颗满怀赤忱的心。他说他自己是湖北人,这种时候他必须站出来,或许因为这次新冠肺炎,很多人会谈“武汉”色变,但他知道,有更多人在默默支持着武汉,全国人民的心和武汉人民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身上奔腾的都是华夏民族的血液。
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用温暖指引我们寻找光明。他们值得被我们铭记,他们也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医护工作者,我知道在我前面的这条路或许充满了妖魔鬼怪,但我相信,他们会是我未来工作上的榜样与信念,我将以自己的微弱光芒去照亮前方的无尽黑暗!
作者:俞岑(2019护理团支部)
审核:丁凯
责编:丁凯
投稿信箱:32343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