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出现气急胸闷,喘气急促,着实有生不如死之感!令我不安的是,在这非常时期,医院会收病人吗?所幸我住进了绍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随着各项检查的深入,病因终于揭晓,原来是心肺出了问题,心乃五脏之首,毛病应当非常棘手!治疗我的是喻光懋和他的外科团队。
喻光懋,是胸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初次见面,喻光懋诊断后对我说:“我们会给你强心、利尿、护胃等治疗,你一定要积极配合。”
在医院十三楼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医生去向表,若有人想弄清医生这天的动向,只要浏览一下这张表就行。我发现胸外科的医生很忙,以喻光懋为例,他除了周四门诊外,其余时间都和他的团队在做手术,有时一天竟达9台,吃饭时间搭进去不说,半夜回家也成了常态。
喻光懋是绍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微创手术创始人。随着肺癌的筛查使疾病谱发生改变,如今小肺癌检出越来越多,手术风险和预后生活质量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由此,提升微创外科技术水平也被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胸外科微创外科源自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医院只会做些简单的手术,如气胸肺大泡切除术、脓胸清创术、肺楔形切除术等。复杂的手术,如肺癌根治手术、肺段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等,国内要到2006年才开始。
喻光懋带领胸外科微创团队便把做强做精微创手术定为首要目标。他们从解剖性肺叶切除手术开始做起,反复比较国内外术前肺结节定位技术的优劣,创制出风险最小的定位技术,并引进肺结节三维重建技术,术前规划手术肺切除的精准方案,开展了解剖性肺段切除、亚肺段切除、联合亚肺段切除手术,对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亚段支气管成形术、微创支气管成形术,不仅给患者治好了肿瘤,还能让患者保留更多的肺功能,使患者能幸运地继续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为了使手术创伤更小,团队不断磨练配合,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手术伤口从3个减到2个,直至现在仅用1个伤口完成手术,把手术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到了术前术中和术后,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了微痛微创的就医体验,使肺手术不再令人生畏,患者在短期内康复的愿望也变成现实。
由于当时此类手术局限于一些大的中心,而且对方也刚刚起步,喻光懋认为必须先人一步,才能抢得先机。至于成功与否,关键就看谁付出更多。对于微创手术,身在一线的喻光懋并不陌生,平时也在实践,但要做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需要更多更大的手术量。经朋友引荐,他得到“绍兴天天田园”葛总的支持,后者向他提供动物心肺的标本。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喻光懋太高兴了,他克服疲劳,每天半夜3点多起床,5点左右来到“天天田园”报到,取得动物标本后返回,下班后在手术室做解剖手术。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此后,他又在强生公司的帮助下,每个周末坐火车去上海强生动物实验中心做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做第一例左下肺叶切除手术时,他花了6个多小时,而如今他只须2个小时就能完成,当时他还让人录了手术视频,以作为自己下次改进的依据。2012年,喻光懋参加了全国第六届肺癌微创手术超级圣手比赛,脱颖而出,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第一名。目前,该科微创手术的比例已经超过75%,也因此使学科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每年手术量以15%~20%的幅度增加。而这一切离不开这个精诚合作的团队,更离不开微创手术学科带头人——喻光懋!
喻光懋的门诊日这天,病人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并排起长队,按规定,每位医生门诊人数为50名,但看到农村来的病人,出身贫寒的喻光懋会有意识地增加,尽管这样一来他连吃饭上洗手间的时间都变得困难,但他乐此不疲,“进城来一趟不容易啊,我辛苦些没关系……。”
杏林春暖,我的心为之融化。
作者:杨小白
刊发媒体:《绍兴日报》2020年08月03日
责编:宣传统战部
投稿联系: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