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机制和评价体系已悄然发生变化,更优质、更高效、更具有整合性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已初见端倪。
8月20日,绍兴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评价市级专家培训会在市人民医院召开,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妇幼处处长孙奇峰、市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屠春雨及全市110多位市级专家参加本次培训会。
会上,面对百人专家评价团队,市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屠春雨指出,对于基层服务能力评价工作,要提高认识,掌握标准,客观严谨面对,重在指导提升。要把活动作为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全方位提升的抓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卫健委基层妇幼处处长孙奇峰指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厚植管理文化、打造新时代“高标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效举措。他对专家评价团队提出要求,一是思想要再重视,要紧紧握住“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评价”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评价”两根“指挥棒”,不喊口号,不走过场,一以贯之走好质量持续改进之路。二是标准要再统一,要校准手中“质量评价尺”,以“评价标准”和“评价指南”对全市百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质量衡量,达成专家一致共识。三是工作要再部署、质量要再复核,今后,即使已经达到推荐标准与基本标准的单位,也将按照要求进行定期复核动态管理。
会后,嵊州市甘霖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说,乡镇老百姓最需要的医疗服务,就是基层最需要提升之处,在三甲医院管理专家全方位指导下,卫生院也将逐步开展“PDCA”质量管理,成为二级乙等医院这个目标必定会提前实现。
权威人士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强,本地区三甲医院就不强。如何让三甲医院静下心来做好三甲医院该做之事,将普通疾病患者留在基层得到完善诊治,让分级诊疗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已是迫在眉睫。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除了聚焦硬件改善,标准与规范的建立、质量安全的提升等软件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如何谋划定位?“优质服务基层行”是有效载体。依托三甲综合性医院的能力优势和市级评价专家组的丰富经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与管理理念的提升,将不再是触手难及。
作者:宣传统战部 王佳
责编:宣传统战部
投稿联系: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