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学习强国】一场持续10个小时的“拆弹”行动

【学习强国】一场持续10个小时的“拆弹”行动

2020-10-16 阅读量:1776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微信图片_20201016095300.jpg


日前,艺人黄鸿升去世,年仅36岁,其死因为主动脉夹层。“这种病非常凶险,被称为‘人体定时炸弹’。近日,经多学科通力合作,我们医院就为一名患者成功拆除了这一‘炸弹’,目前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周军庆说。

患者检查时突然休克

患者吴先生今年51岁。9月9日晚,他睡觉时被疼醒。“突发前胸部压榨性疼痛,剧痛,难忍,大汗淋漓。”医生在其“病程记录”里这样描述。

9月10日上午7点半左右,吴先生被家属送往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检查。

“约9点20分,急诊科告知,患者做检查时突然休克,需紧急会诊。”周军庆说。“会不会是主动脉夹层?”凭借娴熟的操作,周军庆等人很快便确认了吴先生的病因。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一根动脉,也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根血管。它从心脏的左心室出发,向上、向右、再向下,像一根弓状的管道,沿脊柱下行,并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分支,向全身输送血液。”周军庆边画图边向记者解释,“主动脉壁分内、中、外3层,内外壁就像房子的内墙、外墙,中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好比房屋的钢筋混凝土。”

周军庆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主动脉中间的“钢筋混凝土”非常结实,牢固地稳定住内外壁,但如果病人存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血流的冲击力会把内膜撕破,让中层断裂(暴露),血液跑到内外膜之间,就形成了主动脉夹层。

据周军庆介绍,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者,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人群。该病主要症状是突发剧烈胸痛或腰背部疼痛,疼痛时有“撕裂感”或“刀割感”,且无法忍受,疼痛部位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部位密切关联。“主动脉夹层的一些症状与心肌梗死很像,因此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周军庆说,这种病十分凶险,薄薄的外膜一旦破裂,病人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多学科协作奋战10小时

医院里,一场生死救援随即上演。

“医院紧急开通绿色通道,相关科室人员被迅速召集到位。”周军庆告诉记者,这是一场全身手术,需用到专门的手术室,这样的手术室整个医院仅有一间。“当时那间手术室刚好有手术在做,考虑到这边情况危急,经相关科室协调,专用手术室被及时腾出。”考虑到患者手术时出血量大,输血科紧急联系血源。

当天上午10点10分,患者被推进手术室。“从发现患者病情恶化,到协调各科室紧急就位,再到患者被送进手术室,仅用了40分钟,非常迅速。”周军庆说。

紧接着是10个小时的手术。“仅仅手术第一步——打开患者胸腔,就非常考验医生的水平,这个过程中一旦患者血管破裂,血液就会喷射出来。”参与手术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冯卫中说,10个小时里,他们一共做了3项手术,分别为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这中间有五六个小时需在深度低温并暂停患者血液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手术过程非常凶险。”冯卫中说。

“手术做完了,但险情仍在。”周军庆说,术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被及时送往重症医学科继续接受精心的治疗和监护。“毕竟手术中患者心脏停跳了好几个小时,他能不能醒来,术后会不会出现并发症,肺有没有受损,各种担忧依然存在。”所幸,在手术后的第5天,患者醒来了;术后第12天,呼吸机移除;9月25日上午,患者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

“这次成功救治患者,是医院各科室通力协作的结果,涉及到的科室有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心脏超声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重症医学科。”周军庆说。


刊发媒体:学习强国 9月29日

责编:宣传统战部

投稿联系: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