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重度颅脑损伤的昏迷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留置鼻饲管,因为对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鼻饲管就是他们用来维持进食的“生命通道”。
2017年,绍兴市人民医院关爱居家鼻饲患者志愿服务队接到一个患者家属的救助电话,电话里对方言辞恳切、诉说困难,请求医务人员帮忙上门更换鼻饲管,服务队接到电话后,在2小时内紧急召集人员,带上医药设备,驱车前往患者家中。
由于鼻饲管需要定期更换,以往这类患者必须由120急救车接到医院才能完成,仅2016年,医院就接到217例因更换鼻饲管而需要急救车上门运送的电话。而搬运这类患者非常困难,且途中安全隐患重重:崎岖的山路、狭隘的楼道、漫长的等候……都成了患者家庭无法承受之痛。
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位患者,这是医务人员一直不变的信念。2017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自发组织成立了绍兴地区首个上门为鼻饲患者免费更换鼻饲管的志愿服务团队,团队发展至今,规模已从最初的4人扩大至57人。
他们是每位患者温情的家庭医生。为了使服务能长期化、规范化、科学化,他们制订并完善了一整套服务流程,并报经医院主管部门备案同意。利用休息时间,自驾前往服务对象家中,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都未曾抱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上门服务面临诸多难点,但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家属的难处,志愿服务队员们反复研讨,最终在医院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在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仍然选择将爱延续。
他们致力于让每一位鼻饲患者的家属成为一名合格的照护者。团队成员自制鼻饲安全宣教手册,利用模具对家属进行一对一、手把手培训,定期举办家属支持小组活动。同时通过建立微信服务群等方式为患者家属提供线上咨询和指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项目开展5年以来,绍兴市人民医院关爱居家鼻饲患者志愿服务队已累计上门服务534人次,宣教2600余人次,服务时长1602小时,共计为受益家庭节省开支35万余元。
让医护跑代替患者跑,团队赢得了广大家属及社会的一致好评。相关事迹相继被《健康报》《浙江日报》《绍兴日报》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争相报道。2019年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主办的“万朵鲜花送雷锋”大型公益活动中,被百姓推荐为身边的“活雷锋”。项目作为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在全省推广。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循着特鲁多医生的足迹,绍兴市人民医院关爱居家鼻饲患者志愿服务队收获了众多真挚的感谢。一声声感激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一面面锦旗更是让他们倍感任重道远。
作者:关爱居家鼻饲患者志愿服务队、神经外科、医务社工部
责编: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