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晚报】坚持收集医院报道,精心撰写点评,72岁退休教师“剪”出独特“晚报记忆”

【绍兴晚报】坚持收集医院报道,精心撰写点评,72岁退休教师“剪”出独特“晚报记忆”

2021-09-17 阅读量:1181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20210916绍兴晚报.png




“《绍兴晚报》即将迎来出版1万期,作为贵报的铁杆粉丝,我很想讲一讲我和晚报的故事。”昨天,家住越城区马山街道的读者谢照南给记者送来一本剪报。

  打开本子,记者看到,里面贴着一篇篇剪报,全部出自《绍兴晚报》,报道对象均为绍兴市人民医院。每篇报道均附有老人的点评。比如,看到有关市人民医院新设的产科迎来第一个新生宝宝的报道时,谢照南写下“以完善达到完美,以完美达到完胜”;看到《不开胸为老人心脏换“阀门”》的报道时,他写下“创新,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

  如果有一段时间没在《绍兴晚报》上读到医院方面的报道,老人就会着急。他在空白页上写下这么一段文字:“最近一段时间,《绍兴晚报》报道医院方面的新闻很少,每当拿到新的《绍兴晚报》,我总是第一眼扫描有否报道医院方面的消息。今天打开报纸,嗨,有一则消息,即把文(章)剪下来,贴上去。”

  谢照南今年72岁,是一名退休教师。为什么要专门收集《绍兴晚报》上跟医院有关的报道?“其一,我是晚报的铁杆粉丝,这份报纸天天看,有感情;其二,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做的事很让我感动,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谢照南说,做这份剪报是有感而发,感到快乐就坚持了下来。在剪报中,老人写了这样一段话:“把《绍兴晚报》上刊载的有关市人民医院的新闻剪下来、贴起来,使我有事可做、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妙哉,乐也。”

  医院方面让老人感动的事还真不少。比如,今年6月,老先生在市人民医院接受肠息肉摘除手术。医生、护士知道他听力不好后,每次和他说话,都会弯下腰、放慢语速,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他听清楚为止。“正是这份细心和耐心,缓解了我术前的紧张情绪。”他说。

  住院期间,老人发现,这里的医生没有架子,对待病人亲切耐心。“出院一回家,我便接到医生的电话,电话里,他耐心询问我术后的身体恢复状况。事情都很小,但让我很感动。”老人说。

  “老先生收集的报道中,有好几篇连我们医院都没有找到。”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王女士说,医院的很多创新之举,都是经过《绍兴晚报》报道才让大家了解的。“我们医院和《绍兴晚报》有很深的感情,不经意间老先生充当了一回‘牵线人’。”

  


来源:《绍兴晚报》9月15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