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日报】疫苗怎么打,听听专家怎么说

【绍兴日报】疫苗怎么打,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1-10-25 阅读量:1278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28}

1537700407.jpg


  健康

  大讲堂

  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岗)、教授、硕导,从事免疫规划工作30余年,绍兴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任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现任绍兴市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兼任绍兴市肿瘤防治中心主任、绍兴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绍兴市抗癌协会理事长、绍兴市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康复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绍兴市医师协会预防医师分会会长。

  本栏目由

  本期主讲

  绍兴市人民医院承办

  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屠春雨

  ■ 记者 汤桂平

  

  打完新冠疫苗,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近两年疫苗越来越多,接种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但谈到疫苗,很多人却依然一头雾水。比如,如何有序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过敏性疾病患者是否可以接种?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药物期间是否可以接种?就此,10月27日起,绍兴市人民医院将在每周三上午开设儿童、成人预防接种咨询门诊。而在咨询门诊开设前,我们特邀绍兴市人民医院纪委书记屠春雨来到本期健康大讲堂,科普相关的疫苗接种知识。

  儿童能否接种可以先咨询

  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疫苗。健康的儿童,一般按照儿童免疫程序接种即可。但如果是体质特殊或者病理期的儿童,是否需要延迟或者禁止接种呢?屠春雨说,这种情况可前往“免疫接种咨询门诊”进行咨询或评估。他说,绍兴市人民医院2017年便开设了“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是全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设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承担着绍兴地区尤其是市本级非免疫规划类疫苗的预防接种任务。从今年10月27日起,除了改建、扩大预防接种门诊外,还将开设预防接种咨询门诊。

  据介绍,特殊体质或者病理状态主要包括: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如患有心脏病、脑病、肝功能异常、慢性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有过敏性疾病,如严重的哮喘、荨麻疹、湿疹、牛奶蛋白过敏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艾滋病感染等;使用血制品、糖皮质激素,手术前后,化疗前后等特殊治疗前后,等等。

  屠春雨说,这部分人群比例并不小,不打疫苗会影响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遭受相关疾病的侵袭,进而影响疾病防控。因此,家里如果有这类儿童,可由专科医生根据孩子的个体临床特征、检查结果以及预防接种原则,进行风险评估,并给予预防接种的相关建议。有些患儿需进行系统全面查体和免疫学检查,病情查清后再制订出预防接种方案。遇到疑难病例,由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再考虑下一步如何接种,如此才能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提供精准化的预防接种服务。“首次就诊时需儿童本人到场,同时携带儿童预防接种本、病历本、疾病相关的化验单检查单、住院记录等相关资料,为医生作出科学判断提供依据。”屠春雨说。

  常见成人疫苗接种怎么选

  目前,市人民医院提供的成人接种疫苗共有10种,包括新冠疫苗、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二价宫颈癌疫苗、四价宫颈癌疫苗、九价宫颈癌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9~45周岁女性可按照医生建议选择二、四或九价宫颈癌疫苗,老年人可以考虑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联合免疫,50周岁以上成人适合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乙肝疫苗普通剂量免疫失败者建议使用60ug乙肝疫苗。这两年,更安全、更有效的疫苗也正在不断引进。

  那么,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成人,如何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处于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成人,能否接种疫苗?屠春雨说,和儿童一样,相关人士可以找“免疫接种咨询门诊”进行咨询或评估。比如孕妇,作为特殊人群,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其实,孕妇、新生儿及婴幼儿较普通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孕妇免疫接种不仅能够保护母亲和胎儿不受疾病侵袭,通过胎盘获得的母传抗体也能够使婴儿出生后前6个月得到保护,是保障母子健康的有效措施。

  屠春雨说,对于很多疾病而言,孕妇一旦感染了往往会给自己和胎儿带来较大风险,甚至有可能不得不终止妊娠(流产)。母体的抗体在孕期最后1~2个月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从而使足月的婴儿拥有与母亲同样的抗体,在婴儿生命初期的前6个月甚至1年以上,这些抗体将保护婴儿免于感染特定的疾病。因此,孕妇接种疫苗可保护孕妇、胎儿及婴儿。在孕期进行疫苗接种,母体内的疫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而在妊娠期的28~32周接种,可最大程度地将IgG抗体传递给胎儿。

  孕妇接种疫苗有选择性

  孕妇究竟该接种哪些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哪些疫苗不宜接种?屠春雨说,目前流感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白喉疫苗、灭活乙脑疫苗,都是孕妇可以接种的疫苗。

  孕妇由于免疫、循环及呼吸系统生理特征的改变,患流感及流感并发症的风险及严重程度均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怀孕晚期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孕期接种流感疫苗可产生保护性抗体,降低母亲和婴儿患流感的风险,因此在流感流行季节建议孕妇优先接种。

  破伤风疫苗则是易感孕妇最常用的疫苗。国内一项调查表明,2/3的孕妇和新生儿对破伤风无免疫力。而分娩使母亲和新生儿都容易受到感染,为防止破伤风杆菌感染新生儿和孕妇,孕妇应接种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疫苗没有危险,而且胎盘对该抗体的主动转运效率达到100%,孕妇的免疫力会很快传给胎儿。因此,孕妇应尽可能在妊娠中、后期(4~9个月)接种。无免疫史者应接种2次,间隔4~8周;第2针最迟应在预产期前4周注射。

  鉴于狂犬病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在备孕、怀孕的任何阶段被猫狗抓伤咬伤,均需规范、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另外,对于体内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孕妇应该接种乙肝疫苗。有资料表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完成后,对孕妇的保护率在95%以上,母婴隔断率在85%左右。

  不过,孕妇不宜接种宫颈癌疫苗、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带状疱疹疫苗。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疫苗需在受孕前至少1个月完成接种。少数疫苗需提前至少3~6个月,以便完成全部剂次的接种。由于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问题,备孕期女性接种疫苗需要早作打算。”屠春雨说,这些疫苗建议在怀孕前至少3个月完成接种。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202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