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宣教视频、查检查报告,非常方便。”近日,刚刚输完液的单先生,半躺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肝胆胰二)的病床上,正在查看检查报告。
原来,最近绍兴市人民医院在普外科(肝胆胰二)试行“智慧病房”,在每张病床旁新安装了一个智能显示屏,让患者享受到了“互联网+”的便利,也让护理服务更为高效。
什么是智慧病房?
智慧病房是利用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新型信息化技术深度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升医院对医疗对象的管理效率。通俗来讲就是将散乱的医疗数据通过护士站、走廊、病房的智能终端显示,为医护人员呈现及时、准确的信息,使得病房状况尽收眼底,使医护人员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来到肝胆胰二病区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智能门禁系统,进入者必须进行扫脸认证,认证通过后,大门便会自动打开,井然有序。进入病区后,只见科室内动静有常,病房走廊内新安装的声控感应器时而闪烁,如果噪音超过70分贝,感应器便会自动提醒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
我们注意到,原先放在每个床尾的纸质信息卡已消失不见,每个床位上的患者信息、管床医生及护士信息、相关医嘱信息等都显示在屏幕上。
“今日安排”一栏显示,单先生当天还需接受特殊超声(心脏)、CT胸部平扫等检查,具体检查时间、注意事项等,都能在显示屏上查到,“提前一小时还会有提醒,让我们患者更安心。”轻轻点击几下,单先生又查询了自己的最新住院费用。
说话间,病区护士长陈钟英推着小车来为患者量血压。“再不用手写记录了,患者信息会自动生成。”
原来,整个“智慧病房”包含有中央监护系统、床边监护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等多个系统。“护士测量完每位病人的血压、血氧、脉搏、血糖等体征数据后,可以一键上传,光这一项,就能为每位护士每天节约至少半个小时。”陈钟英说。
“以前家人打点滴时,我们得经常盯着输液袋,快打完时需按铃或去喊护士,现在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护士来续药或拔针。”患者王女士的家属告诉记者。“我很喜欢‘智慧病房’的定时功能,比如我给某位患者设定了输氧用时,其间我就可以放心去服务其他患者,不用反复查看。因为设定的时间一到,随身带着的工作手机终端就会提醒我。”护士吴桂琴说。
病房变化多,护士站也有变化。在这里,原先常见的厚厚一叠蓝色文件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大显示屏,上面每位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值班情况都清清楚楚,且实时更新。
“患者几时做手术、手术进行到了哪一步,是否已经回到复苏室,屏幕上面都标注得很清晰。”市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朱美丽介绍,以前所有医嘱和护理记录(包括跌倒、压疮、过敏、饮食、疼痛评分等)都要手写记录,不仅麻烦,还容易忘。现在,所有普外科(肝胆胰二)住院患者的护理信息已实现自动集中展示。
实行无纸化办公,电子床位图、电子交接班、床边监护系统数据、日常消防人员安排、医护电子排班表等都可以通过大屏幕显示,还可以自定义添加护理项目,设置本科室特色业务。通过护士长的介绍,智慧病房的优越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医院其他病区也将逐步推行‘智慧病房’,真正做到让‘信息跑’代替‘患者跑’‘医护人员跑’。”大外科护士长朱美丽说。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 浙江学习平台 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