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在这场战“疫”行动中,医技四支部的共产党员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管是临危受命,赶往上虞参加抗疫工作的先锋队们,还是坚守大本营,保障后勤工作的党员同志们,都充分践行了“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的誓言!
“疫”声令下,收拾行囊赴前线
43岁的王芳同志和24岁的金嘉铭同志是支部中最先投入到在这场战斗中两位同志。12月7日,接到组织召令,这两位同志来不及携带太多的行装,带着借来的羽绒服和鞋子,便跟随第一批援虞医疗队踏上了征途。
(浙江理工大学里,为学生们完成任务后,大家拍了个合影)
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来不及休息,他们就和大家一起穿上隔离服,戴着口罩和防护面罩去往封控小区进行核酸检测。记得有一次,王芳前一天的任务到晚上才完成,匆忙睡下,但是心里一直牵挂着封控区的人们是不是已经都做完了核酸,反反复复的看手机是不是又有了新的任务,迷迷糊糊睡到五点,突然看到群里有了新的消息,希望有人可以去代替一下,她便匆忙穿好衣服,来不及吃饭就出发来到汤浦镇,投入到了采集咽拭子的队伍,一直忙到了下午,中途换了一件防护服,又下到村里,走家串户的上门做核酸,等到忙完已经是晚上的六点多,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这一天没有喝过一口水,吃过一口饭,但是看到镇上的每个人都进行了核酸检测,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在第一批援虞医疗队里的支部成员)
“疫”心一意,全力以赴达使命
江珍珍同志是医技四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绍医抗疫临时第二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在抗疫临时第二党支部成立之后,她每天的工作,除了进行核酸采样外,还要收集素材,对援虞医疗队的先进事迹进行及时的报道和宣传;除此之外,协助进行抗疫队员岗位编排、物资整理和人员撤离方案制订等工作,也让她感到责任重大。
(冒雪转运前批队员留下的物资)
在防疫一线,她是一名战士,同时她也是一名老师。12月临近期末,研究生理论课程和文理学院国际班学生的课程都迫在眉睫。她利用休整时间,为一同前往上虞抗疫的同学上课,并且通过线上方式完成国际班学生的教学任务。
(线下为同学上课)
李雨杰同志是医技四支部的一名党员,也是绍医抗疫临时第二党支部的党小组长。面对凌晨的采样任务,他从未有过一声抱怨,还经常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协助物资转运;这个95后高高大大的小伙子,热爱摄影,在工作之余,利用有限的设备,捕捉到了许多抗疫一线感人的影像资料和素材。“我时刻待命,随时准备加入战斗”,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热情。
“疫”决胜负,同心协力获凯旋
金小玲、诸磊、骆嘉豪三位同志分别是支部七十后、八十后、九十后的抗疫党员代表,他们在疫情防御阻击战中,齐心协力,踏实工作,努力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三零先锋队”的成员,以“凌晨、零度、清零”为口号和使命,每天凌晨开始就奋战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封控老小区。这些小区密接、次密接人员多,没有电梯,楼道灯光昏暗,采样难度大,每次工作结束,经常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是党员同志们没有怨言,他们知道,众志方能成城,同心协力定能获得凯旋!
“疫"不容辞,前方后方携手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医技四支部的勇士主动响应号召,星夜集结奔赴上虞前线。与此同时,后方的党员同志也在同心协力、默默奉献。他们守大门、管小门,认真做好流调工作;他们克服人员减少的困难,维持正常的诊疗工作;健康管理中心则是承担了医院全员的核酸检测任务……
(超声党小组王谷一、宋会明同志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的隔离病房)
(健康管理中心党小组胡静、胡珊、金小玲同志紧急出征越城区核酸采样点)
(医技四支部的党员同志加入了“绍医抗疫后援团”,为前方的战士提供物质保障和药品需求)
“虞”过天晴,“越”是故乡明!绍兴市人民医院近450余名援虞医务人员已于近日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回归。致敬最美逆行者!无愧于党旗下光辉的誓言!
作者:医技四支部
审核:党建工作办公室
责编: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