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号本来也是平凡的一天,但是上虞新冠疫情的暴发注定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天。由于疫情的蔓延,科室的同事不断被抽到去隔离病房和核酸采样队,而我有幸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因为有20年抗疫的经历,家人对我的“请战”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帮我收拾行装,送到“战场”。
今天是我进重症隔离病房的第17天,虽然只有这短短的17天,但每天都发生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是上前夜班的关系有时间可以记录下这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进隔离病房第一天,我还不熟悉病人的情况,但被病房内的紧张气氛深深感染着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是一位孕31+的产妇她的胎心监护出现了异常,胎儿心率在180次/分左右已持续约2h左右了,毫无疑问胎儿出现了“宫内窘迫”,虽然前期有绍兴本地医疗团队、浙大附属妇产科医院、浙大附属儿童医院等医院骨干组成的多学科联合专家组为孕妇量身定制了诊疗方案,但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也让人措手不及,在新冠专家组、妇科、产科专家组共同讨论下急行剖腹产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产妇顺利产下一女婴,母女平安,听到这个消息,不管是病房里的医务人员,还是关注着疫情的绍兴百姓,都替她们母女感到高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一起见证生命的奇迹。
图1 产妇顺利产女,母女平安
图2 一老爷爷病情危重,紧急气管插管
工作几天后我也渐渐熟悉了病人的基本情况,虽然在专家组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仍有2个病人病情进行性加重了。2个老爷爷,都80多岁了,经过强有力的抗感染、抗病毒、增强免疫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下,他们的肺仍是越来越白,氧合越来越差,最后只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而这时浙一蔡洪流教授的团队过来紧急赶来支援,24h医护驻守病房,动态评估、严密监测他们的病情变化;为了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及痰液阻塞的问题,在全面防护的基础上做了床边气管镜,目前一个老爷爷已经顺利脱机拔管,还有一个老爷爷目前病情也稍有好转趋势,这离不开我们一线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为实现“零死亡、零感染”尽自己所能。
在蔡洪流教授团队的带领下,让我见识了浙一团队及我们隔离病房医护的高超诊疗水平外,也让我为我们医护人员尽职尽责的人文关怀所感动。因为是隔离病房,没有家属配合,患者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我们医务人员在管理,但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来说,真是一个大极大的挑战,看着那些护士妹妹毫无怨言的给病人喂饭、擦身、拍背、翻身等等,虽然她们做着最为平凡的事,但她们的品格是高尚的。不光是这些,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怀是360度无死角的,从产妇的月子餐,到老奶奶霉豆腐的咸甜,从陪百岁老人过生日,到陪8岁小朋友游戏等等,疫情无情人有情,让人感受着严冬里的温暖。
图3 医护人员陪同小朋友
图4 医护人员陪同百岁老人过生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战疫,尚未结束,但从每天的出院人数来看,这场疫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不能松懈,认真做好防护,坚守岗位,争取能让所有的患者都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新年。
作者: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房 曹淼英
责编: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