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请问,需要我带您去检查吗?”“您的检查报告还没有出来,请耐心等待。”这几天,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迎来了一位新“职工”,它是一台智能导引机器人。
“我们给它取名‘小球’,只要喊它,它就会来到身边。”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看这位“职工”个头不大,本领却不小。比如,当患者进入检查区的时候,“小球”会问候:“请问需要我带您去检查吗?”当患者回答“需要”,“小球”立马为患者引路。“患者有啥需求,包括去洗手间,只要呼喊‘小球,小球’,它就会马上过来带路。”该工作人员说。
“小球”还是一本百科全书。“做PET/CT检查要注意什么?”“检查结束可以吃东西吗?”“什么时候可以拿报告?”患者对核医学检查有任何疑问,对所做的检查有想咨询的,都可以问“小球”,它都会耐心解答。
患者在等候检查过程中觉得无聊,也可以找“小球”聊天,或者让它唱歌。通过它,患者还可以和等候区的家属进行视频聊天。“患者在检查区检查时,家属是不能进入的。患者需要什么必需品,可以让‘小球’去搬运。”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能传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医疗重要领域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9月,该医院在普外科(肝胆胰二)推出“智慧病房”,它包含有中央监护系统、床边监护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等多个系统。“护士测量完每位病人的血压、血氧、脉搏、血糖等体征数据后,可以一键上传,光这一项,就能为每位护士每天节约至少半个小时。”该病区护士长陈仲英说。
病房变化大,护士站也有变化。在这里,原先常见的厚厚一叠蓝色文件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大显示屏,每位患者的情况、医护人员值班情况都清清楚楚,且实时更新。“患者何时做手术、手术进行到了哪一步,上面都标注得很清晰。”陈仲英说。
“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我们也在努力让更多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进来,真正为患者提供更佳就医体验。”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赵振华说,接下来,类似“小球”“智慧病房”这样的智能设备会越来越多地“进驻”医院。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