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亲切地叫我爷爷,让我住院就像在家里一样,很温暖。”近日,家住越城区陶堰街道的钟先生再次来到绍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接受治疗。和有些患者抵触住院治疗不一样,钟先生说在这里住院感觉“安心、暖心,还有爱心”。
据悉,钟先生今年75岁,去年8月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肠道肿瘤,住进了该院胃肠外科病房,从一开始得知病情的惊慌失措到如今的安心治疗,他说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了他信心和希望。
“在拿到那张薄薄的检查报告之前,他身体一向健康,去医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当得知病情且要住院手术,这个消息让家里人慌乱了,我自己一开始也有点抵触住院治疗。”钟先生说,安心是在他踏进该院15楼胃肠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窗明几净、整洁有序那一刻开始有的。当看到走廊墙面上挂着数十面感谢的锦旗,他慢慢对这里有了些好感。他现在还记得当时医护人员热情接待了他,喊了一句“爷爷”,并帮他把行李放入病房。该科主任陶锋进入病房时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的病情我们作了研究,我们会认真负责地医治,请你放心”。
正是这些,让从未住院治疗过的人对医院产生了强烈的安全感。
钟先生还记得,去年住院期间,受疫情防控影响,住院只能一人陪护,家里人无法探望。医护人员加倍尽心,护士们打针送药时,总是要说很多安慰的话。他还记得,有一位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病友,她靠亲戚朋友的帮助解决了手术费用,但后续治疗费用无着落。医护人员知道后成立爱心捐助小组,不但号召科室职工捐款帮助她,还帮助联系社会爱心组织、爱心病友筹集资金,让她得以继续康复治疗。
“很多时候,对患者打击最大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内心没有了希望。”该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吕志青说,像钟先生这样的患者,在他们住院部里有很多,一开始的情绪都受到病情影响而低落,医护人员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日常治疗中,特别注意呵护患者的情绪健康,帮助病患树立信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吕志青表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患者与疾病作斗争,有利于医生治疗工作有序推进,还能为其他病患带来榜样的力量。像钟先生在住院部里就经常开导其他病友,多次行善,一次是为其他病友捐款1万元,还有一次为一名聋哑患者支付了100元的检查费等。作为医护人员,吕志青特别感激像钟先生这样的病患,认可他们的工作,也给予了他们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 潘秀玮 文/摄
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