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门诊中,乳腺科医生经常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医生,我这个病是好还是坏?是不是生乳腺癌了……”其实,乳腺科门诊就诊的大部分人群只是患有一些乳腺良性疾病,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黄黎明专门为大家盘点下常见的那些乳腺疾病以及乳腺检查手段。
常见乳腺疾病有哪些种类?
常见乳腺疾病有乳腺增生、乳腺疼痛、乳腺结节、乳头溢液、乳腺纤维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炎、乳腺癌等。
1.乳腺增生
所谓“增生”:“增”是增加,“生”是生长,合起来“增加生长”便是“过度生长的”组织,这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也有发生,当今大城市职业妇女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结节,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了乳腺癌或以后会变成癌。
乳腺增生症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就可能逐渐缓解。若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且呈现重度异形,则为癌前期病变(占极少部分),需积极治疗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2.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就属于生理性疼痛,生理性疼痛主要是由于激素水平的波动引起的,常随月经周期到来及消退。病理性疼痛是由真正的疾病引起的,造成疼痛的原因是某种疾病,而且是需要治疗的,最主要的相关疾病就是乳腺炎和肿瘤。
3.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一种超声术语,是指乳腺组织里异常生长的团块。常见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肿)及乳腺肿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瘤、分叶状肿瘤等)以及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乳腺结节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来判断是良性或恶性,再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4.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生理性溢液及病理性溢液。生理性溢液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口服避孕药或镇静药引起的双侧乳头溢液及绝经后妇女单侧或双侧少量溢液等。病理性溢液是指非生理情况下,一侧或双侧来自一个或多个导管的间断性、持续性,从数月到数年的乳头溢液。
5.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呈圆形或卵圆形,临床多见1~3cm,生长缓慢,妊娠或哺乳期时可急骤增长。纤维腺瘤恶变成纤维肉瘤或乳腺癌者极少见,不到1%。
要消除纤维腺瘤的唯一手段是手术切除,但手术不是必需的方法,如果能够穿刺确证为良性就可以不手术,当然也需要后续的观察。
6.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导管内的乳腺良性肿瘤,好发于乳头乳晕区,主要症状包括乳腺导管溢液、乳腺疼痛和乳晕周围单发或多发肿块。脱落细胞学或针吸细胞学检查、X 射线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纤维乳管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等是较为常用的检查手段。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将存在较大的复发率和一定的恶变概率。
7.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急性或慢性的乳腺组织炎症,多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大部分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也有一部分为无菌性的自发炎症。
急性期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妇女,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有时可触及乳腺肿块,质地较软,如发生组织坏死液化,可触及波动感。病因多为哺乳时缺乏母乳喂养技巧,导致乳汁淤积,细菌经乳管逆行感染所致。
慢性乳腺炎常见于非哺乳期妇女,多数可触及乳房肿块,边界不清,疼痛不明显,但常见皮肤破溃,瘘道形成。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性因素、细菌感染、乳房外伤。药物刺激等有关。
乳腺炎如有脓肿形成,建议医院就诊抽出脓肿,脓液可涂片及细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培养提示为无菌性炎症,建议住院手术治疗(以切除病灶为主)。
8.乳腺癌
乳腺癌是由乳腺腺体内不正常的细胞生长发展而来的,不受人体控制,最终形成肿瘤或者新生物,而且能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中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多扪及单个肿块,质地较硬,不活动,凹凸不平,一般无疼痛。有时候可扪及同侧腋窝肿大的淋巴结。有些伴有皮肤红肿、乳头溢液、橘皮样变、乳头或皮肤凹陷等改变。
乳腺癌早期肿块较小,难以扪及,定期体检(彩超、钼靶等)尤为重要。定期自我查体(每月一次),扪及可疑乳房肿块或腋窝肿大淋巴结及时就诊。定期乳腺专科随访,若检查发现:①彩超提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边缘毛刺或蟹足样;②钼靶提示点状成簇钙化,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乳腺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应遵从专科医生意见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乳腺检查方法
乳腺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BI-RADS分类结论、乳管镜检查等。
自我检查发现哪些症状为异常
1. 乳头改变: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内陷或乳头湿疹样改变,如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
2. 乳房肿块。
3. 乳房皮肤改变或轮廓改变:皮肤红肿、破溃、橘皮样改变、“酒窝”征或局部隆起等。
4. 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疼痛。
5. 腋窝或锁骨上肿块。
黄黎明主任提醒,预防乳腺癌,需要记得定时自我检查及定时体检。如若发现以上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乳腺专科进行求医问诊,以防延误病情。
来源:学习强国 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