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指南、规范和经验,在CT扫描影像资料上精确勾画肿瘤靶区和重要正常组织器官,精确把握处方靶区剂量和重要保护组织器官限制剂量。物理师再根据医师的靶区和处方剂量要求,采用不同算法生成最优放疗计划。精确治疗,则是技术员按照治疗计划精准摆位,在治疗时应用影像系统进行位置验证,调整摆位,保证患者治疗体位良好的重复性及精准性。
肿瘤放疗注意要点
那么,是不是所有肿瘤患者都适合放疗?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放疗?“70%的肿瘤患者不同阶段都可能要放疗,因为放疗的性价比相对比较高,在根治肿瘤、降低复发、保留器官的功能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吴东平说,其实放疗也是一种博弈,既要杀灭肿瘤又要保护正常组织,除了要求医生的技术精准,还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精准评估,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放疗,术前放疗好还是术后放疗好,以及是否需要联合药物治疗等。
那么,放疗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又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吴东平介绍,目前放疗一般是每天1次,一周5次。根治性放疗需要30次左右,辅助放疗在20~28次,脑部、骨转移灶放疗10次左右。放疗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放疗期间,医生可能会在患者身上做一些定位标记,一定要保证这些标记线清晰,不能擦掉。治疗时体位要摆放精确,需要参考体表标记线。又比如,大部分患者放疗期间,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尤其是根治性放疗,需要放化疗同步。如果身体能够耐受,同步放化疗效果是优于单纯放疗及序贯放化疗的,这需要及时与医师沟通、及时预约住院等。
此外,放疗也有副反应。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在照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使肿瘤细胞周围的正常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引起一些不良反应,需要对症处理。常见的放疗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出现咽喉痛、吞咽疼痛、皮肤损伤、骨髓抑制、咳嗽等。多数情况下副反应是可控的,少数严重情况则需要暂停放疗或者放弃放疗。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2022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