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暖心!来自临江院区新冠患者的一封信

暖心!来自临江院区新冠患者的一封信

2022-04-04 阅读量:1017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人间四月,春回大地

这个春天里

我们常常眼含泪水

当生活中的普通人

“变身”为医护工作者

危难中的一声召唤

母亲吻别甜睡的婴儿

儿女瞒着年迈的父母

丈夫告别新婚的妻子

义无反顾写下逆行抗疫的篇章


这个春天

我们也常常满怀感动

医护人员的高超医术与悉心照料

换回了一位又一位

新冠肺炎患者的

健康与感谢


昨天,我们收到一封

特殊的感谢信

这封信来自

刚刚出院的新冠患者刘先生

让人如沐春风

宛如春日来信


今天,我们一起来拆这封

春 / 日 / 来 / 信




尊敬的各"大白":

       您好!见字如面。

      时隔半个月,我与新冠的这场战争结束了,在您的悉心照料和关怀下,我即将康复出院。我想对您致以最真挚的谢意,因为在这段时间,您既是医生护士,更是给予我最大帮助的战友!

      由于工作原因,我时常到处奔波,很少有人能像家人一样提醒我早点儿睡觉,饭要趁热吃,除此之外,在生活上还给我提供洗发水、沐浴露等用品。本来感觉离自己很远的疫情,这次却切身体会到了,您时常跟我谈心聊天,在心理上对我疏导,这种感激之情更是无言以表!

      我和我的家人谨以此祝贵院妙手济苍生、美名播四海!祝您及各位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国泰民安,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各"大白":李蕾、章少慧、金琦、王丹丽、章菊萍、孙倩、石芳芳等。部分“大白”的背上名字看不清,可能有遗漏,请谅解!

      此致

敬礼!

受助者 刘**

2022年3月29日


微信图片_20220406120556.jpg


-重任,临江院区再次扛起-


3月,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席卷了很多城市。2月下旬,医院接到上级部门通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结束连续81天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任务,即将迎来全面复工。

同时,新的定点救治任务落到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院区将于2月28日重新启动,原在附属医院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也将转运至此继续接受治疗。

此时,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正在全面改造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临江院区的行政后勤人员、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与标准,将所有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落实,病房打扫得窗明几净、物资归类得井井有条、岗前培训一一落实。

疫情总是不按常理出牌,3月15日晚,临江院区突然又接到紧急通知:需要收治1位新冠肺炎患者,为奥密克戎毒株。

为了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急需新开另外一个病区。于是,李蕾护士长带领着夜班护士,两人连夜开启了一个新病区,等完成患者接收工作后,抬头一看,发现已是晨光熹微。护士长带着疲倦闭了会眼睛,又投入到新的一天工作中。



-关怀,落在了患者心头-


由于该名患者刘先生是从外省返回绍兴,他自己觉得是给绍兴带来了病毒,也给他的家庭、孩子就学带来了麻烦,内心十分愧疚。密闭空间带来的压抑,让他终日愁眉不展,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每个医护人员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他们对每一位患者关怀备至。医护人员每天时不时跟刘先生聊天,借机进行心理疏导,让他觉得有人陪伴着一起面对,用共情让他的心理压力转移和消失,关注他的生活细节,带他做八段锦锻炼……

几天后,刘先生终于解开了内心的枷锁,开始接受事实,睡眠也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他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要去好好面对,也许不一定是坏事,凡事都有两面性,趁此机会我也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与生活。”他是勇敢的,也是坚强的,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战胜了新冠疫情。

3月30日,刘先生康复出院了,他非常感谢医护人员这段时间对他的精心照护,于是便在手机上写了一封感谢信。



-坚持,绘就了绍医底色-


“只要大家平安,我们的工作就有意义。”这是临江院区全体医护人员的内心所想。

目前,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工作主阵地仍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院区,疫情集结号一次次吹响,那里的医护人员总是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24小时待命已成为工作常态。

在病区里,身着防护服的他们,汗水一遍遍地湿透全身,眼罩布满了水珠又无法擦拭,N95口罩在脸上留下深深伤痕,手套带得皮肤过敏、又红又痒等等……然而,所有一切对他们来说,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人民群众有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他们便全力以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他们始终牢记绍医精神,勇于担负新时代的责任,把赤诚奉献铸就绍兴抗疫工作鲜亮的底色。



来源:李蕾 王佳

整理编发: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