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为“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无我,手术曾经痛苦难耐;有我,安全无痛得以保障”。麻醉周其实很多人并不知晓,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麻醉师是打一针就收工走人的轻松活,是手术室里最轻松的医生,殊不知,这群手术室里戴着花帽子的医生,被同行称作是“千手观音”,他们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绍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近日为一名“90+”高龄的患者朱大爷实施了手术治疗,当中,考虑到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血液黏滞度高,各系统功能大幅度衰退,重要脏器功能下降,对手术、麻醉的耐受能力降低,手术期间存在巨大风险。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后,麻醉科主任陈忠华团队进行了术前病例讨论分析。最终决定以椎管内麻醉为主,全身麻醉为辅。在麻醉中为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动态监测患者围术期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实施精准的个体化麻醉管理。因为麻醉的关键作用,手术非常顺利,患者术后一周后便康复出院。
陈忠华说,麻醉医师们不仅需要扎实的麻醉技术和理论,还需要具备内外妇儿临床学科的知识,样样不少。对于麻醉而言不止“打一针”,麻醉的围术期管理和优化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患者在围术期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麻醉医生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手术进程,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帮助患者平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到了术中,麻醉医师不但要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确保患者手术无痛和顺利进行,还要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保证患者的安全。对于麻醉医师来说,每一次麻醉工作就好比一次需要严格把关的“航程”。术前“安检”,术中“护航”,术后“镇痛”,待到患者出院,这一趟“麻醉旅程”才算是安全落地了。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2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