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院期间,你们不论多忙,每天按时注射药物,仔细询问病情,耐心照料,面对病人出现的急躁情绪和一些略显过分的要求,你们一直保持了极大的温情、理解和包容。无论是夜间值班期间一次次不厌其烦应病人要求来检查和治疗的李医生,认真负责有担当的杨护士长,以及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细致周到且善解人意的吴护士、孟护士、邱护士和李护士等白衣天使,你们都在病房这个略显悲情的小空间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我们病人和家属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在五年多的治疗过程中,吴东平主任展示出了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和极强的专业水准,使患者保持了较高的生活质量,虽最终与世长辞,但无论他本人还是我们全家,都深切地了解疾病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感谢您和团队为我们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光...”
前几日
两封来自一位已故患者妻儿
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被送到绍兴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展开信笺
一段关于责任、关于爱与关怀的故事
正徐徐诉说
……
感谢信的背后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温情故事?
一起听放疗科护士讲一讲
李叔叔,57岁,5年前不幸罹患肺癌,之前已经在上海大医院就诊治疗,今年春节前后因行肺部、骨转移放射治疗,入住绍兴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李叔叔性格坚毅要强,很有主见,陪伴他的妻子轻声细语,温文而雅。还记得刚入科时,外周静脉非常细,他的静脉穿刺对于护士来说是个大挑战,护士们建议他进行深静脉穿刺。李叔叔当时表示拒绝,还固执地只准护士穿刺在左手臂,对护士表现得不太信任,也不大配合。 大家在与李叔叔接触后,便将这一情况及时汇报护士长,并深入了解他的生活背景、对疾病的认知和想法。对于病患,护士姐妹们每一次的宣教都不厌其烦,每一次的询问都给予耐心解答且通俗易懂,与医生做好配合及时了解治疗方案的推进,并进行互动反馈。 静脉留置插管一针见血,护士们没有辜负李叔叔的期望。渐渐的,他终于被我们打动,被我们“折服”,开始主动配合治疗和操作,偶尔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聊聊他的故事…… 李叔叔已是肺癌晚期,胸腔、骨、腹部广泛转移,疼痛自始至终伴随,终末期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肠梗阻一并折磨着他…… 每天,吴东平主任和各位医护人员都会在床头仔细询问他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还耐心指导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想方设法地希望能减轻他的痛苦。医疗团队的敬业认真与护理团队的暖心贴心,让患者和家属非常感动与钦佩,李叔叔在护士长面前不止一次的表扬大家。某一天还特地买了一大束鲜花,悄悄的放在医护办公室,让我们费脑筋去“破案”:这花究竟是谁送的?而夫妻俩却在病房偷偷地笑…… 临终阶段,李叔叔的意识时清时模糊,护士们小心翼翼地护理着各种管道,仔细观察病情,充分尊重他的意愿,尽量满足其要求。吴主任和护士长主动与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做好家中安排,了解到患者临终前想见一见久未谋面的小孙子,在不违反疫情管控原则下,帮助他达成了最后的心愿。 那一天家人团聚在病床边,可爱的孙子奶声奶气地呼唤着爷爷,天伦之乐让李叔叔此后一天仍容光焕发,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意的笑容。 “两个多月来,我一直在身边陪护,目睹了护士们每天的工作状况,你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待病人热情和蔼的态度以及紧张忙碌的工作过程,令病人及我们全家都深感敬佩!”患者妻子动情地说道。 李叔叔出院后,他儿子特意打电话到医护办公室,说:“父亲走时很安详!弥留之际,他嘱咐我们一定要来感谢你们!”他还说道,这是老爸的遗愿,一定要帮他完成。 生命是短暂的,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愿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相信在日益发展的医疗技术下,更多的病痛会被治愈,更多的人们被帮助,更多的心灵被慰藉……
作者:呼吸内科(二)放疗科 吴莉莉 杨翠英(护理单元撰写)
责编: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