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烧了我最爱吃的小龙虾,我可太期待今天的晚餐了。”
新昌县中医院普外科护士蔡晓朵是绍兴援沪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1999年出生的她,今年23岁。
今天,包括蔡晓朵在内的73名医务人员结束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终于可以回家了。
蔡晓朵(左一)和另外3位“90后”队员
“离开家了那么久,最想念的还是妈妈的味道,今天我钦点要吃小龙虾,妈妈已经准备好了。”小姑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蔡晓朵所在的绍兴援沪医疗队,是绍兴派出工作时间最长,工作场所最核心的一支援沪医疗队。
4月3日,来自绍兴市人民医院、市第七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市疾控中心,以及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新昌县等医疗卫生机构的73位医务人员紧急集合,奔赴上海,快速投入方舱医院病人收治准备工作。
在上海奋战的50余个日日夜夜里,他们转战多个舱区,顺利完成救治任务,并做到了零感染。
离开家快两个月
最想抱抱家里的小朋友
“我支援过上虞疫情,也算一名老将了。”4月3日,收到要支援上海的任务后,绍兴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护士长孙玲玲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抵达上海的当天晚上,绍兴援沪医疗队就接到了大型核酸采样的任务,还没来得及作休整,孙玲玲和队友们就在次日一大早整装待发,到上海浦东各个社区采样点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2个多小时里采样了300多人次。”让孙玲玲感动的是,当地很多志愿者都主动提供帮助,当地居民也不断向医务人员表达感谢。“大家心里都涌上了阵阵暖流。”
4月7日凌晨,绍兴73位医务人员所在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疗队四队正式开舱收治病人,开舱当天就收治了432位新冠患者。
“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么久。”问到结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最想干什么,孙玲玲有些哽咽,“虽然在上海也经常跟孩子视频,但还是想快些回家,去抱抱家里的小朋友。”
即使休息不好
也没有一个人喊苦
“我们抵达上海时,正好是上海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最初的5天里,我们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
绍兴援沪医疗队领队、绍兴市人民医院医生钟波回忆了在上海的抗疫经历:
在每天长达8小时的通勤时间里,队员们不能摘口罩、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经受了身体方面的种种考验。“很多队员晚上都休息不好,靠安眠药入睡,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队员喊苦。”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起雾模糊的面屏,做着平时简单但此刻却很笨拙的动作……
钟波说,队伍里有很多年轻的队员,每当感到累的时候,她就会想起00后抗疫护士的一句话——“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同样的责任和担当,促使着她日复一日的坚守。
在上海的50多天里,绍兴73位医务人员所在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疗队四队先后接管2个舱区3个舱位,共收治患者1632人,出院患者1258人,圆满完成了任务。
“虽然每一天都过得辛劳而充实,但也时不时被感动着。”
高考学子克服嘈杂环境全心学习;退了烧的小朋友带来的欢声笑语;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联盟的患者;远去车上的出院患者不断挥手致谢……
钟波说,这次抗疫征程必将终生难忘。
新闻来源:越牛新闻 202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