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一片,可包千滋百味。香囊一挂,可寄情谊绵绵。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祥和安康的美好日子,时值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我院多个科室医护人员与患者一起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共同纪念端午佳节。
心血管内科
端午习俗知多少,我做你猜
祖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拜神祭祖、挂艾草、吃粽子、放纸龙、拴五色丝线、佩戴香囊等习俗。6月2日,心血管内科的住院病友们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举行别开生面的端午活动,通过自己寻找搭档——“夫妻档”“朋友档”“患友档”,进行“我来比划你来猜”小游戏,大家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示,显得格外诙谐有趣,也使端午的习俗更加深入人心。
端午送安康,巧手缝香包
病友们围坐在一起,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纷纷拿起桌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仔细研究制作步骤,从穿针引线到填充香料再到钉扣收尾,大家认认真真地学,仔仔细细地做,一针一线,一心一愿,把最美好最真切的祝福缝进香包。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可爱、立体饱满的香囊,就在大家的手中呈现出来。室内不仅弥漫着香囊丝丝清幽的香气,更弥漫着医患和谐阵阵的浓情。
健康一课 话说“五黄”
中国部分地区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大多数是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也有说法咸鸭蛋用黄豆替代的。端午要吃“五黄”,更要吃得健康。临床十七支部书记、心内科护士长谢伟萍不仅向病友们讲解了这“五黄”的由来,更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健康小知识。这五黄中,最咸的食物是咸鸭蛋,一个咸鸭蛋大概重60-70克,含盐量为4-5克,而一般人每天的食盐量不超过5克,可见吃咸鸭蛋,要控制,它太咸!这五黄中,蛋白质最高的是“黄鳝”,从营养学的角度上来说,每100克的黄鳝中就含有18克左右的蛋白质,比我们平常生活中吃的草鱼要高出3倍以上。鳝鱼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甲亢、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瘙痒性皮肤病、平素容易“上火”的人,对鳝鱼都要敬而远之。不少病友纷纷表示,这是在院期间度过的最难忘又有意义的下午。
血管疝外科
惊喜!千年端午习俗,今朝病房再现
端午节素来有吃粽子、挂香囊的习俗,但是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风俗,那就是端午日以五色丝线系臂,避瘟安康,一起走进血管疝外科,看看这里的医护人员是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为患者送祝福,送安康!
血管疝外科以老年病人为主,考虑到老年人饮食需要清淡,孙国芳护士长决定亲自为患者包五谷杂粮粽,一大早准备好红豆、黑豆、红枣、糯米、莲子等食材,邀请家属姜阿姨进行现场指导,经过一番努力,立马硕果累累,粽子虽小,但裹进去的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是医护人员浓浓的心意,病房里瞬间粽香四溢。
五色丝,又名“长寿缕”,是端午节吉祥饰物,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盛行于汉代后流行至中原各地,据悉端午日如能以五色丝线系臂就能驱病长寿,为了给科室的老人们带去不一样的祝福。今天唐黎明主任、孙一峰主任,金淦医生等各位专家齐上阵,用平时打外科结的技术,熟练编织“长寿缕”,姚碧莲护士和裘秋月护士又编织五色丝袋后放入鸭蛋,瞬间一个个俏皮可爱的彩蛋蹦跳而出,寓意生活五彩缤纷!
79岁的严大爷由于下肢严重溃疡已住院多日,由于没有陪护,总是心事重重,当马玉亮主任和倪王飞护士把八宝粽和五色长寿缕送给他时,老人激动不已,双手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连声说道:“这样的端午节我还是第一次过,这样医护人员真的太贴心了!”
一缕缕粽香,传递的不仅是唇齿间的美味,更汇聚成一股暖流流入患者的心田;一根根长寿缕,将医护人员的爱一起编进了丝带,每一缕都熠熠生辉!端午佳节、医患同乐,愿天下所有人健康“粽”在身边,幸福环绕左右!
骨科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骨科脊柱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为了减少住院患者节日住院带来的忧伤感,精心为患者准备了节日礼物——粽子和咸鸭蛋,送去安康与祝愿。
一大早,叶兰英护士长已经忙开了,买粽子和咸鸭蛋,为了患者能吃上热乎乎的粽子,在家一一煮好。
在医院脊柱中心病区,科副主任何磊和朱国庆等主诊医生早已上班,今天还有好几台手术,他们与责任护士一起为患者端上热乎的粽子。患者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收到意外的惊喜与祝福格外的开心,连声说“谢谢你们!”“你们过节不忘我们,真心感动!”“人民医院真关心病人,谢谢!”
万水千山“粽”是情,脊柱中心医护人员伴你健康行,祝福为叶爱为米,温柔做馅情来系,祝福所有的病友端午安康!粽”是快乐幸福!
乳腺甲状腺外科
乳甲一的王松祥主任、何会红护士长及科室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在一起悬挂艾草菖蒲、佩带香囊、制作五彩绳、共享美味香糯粽子,吃巧果,“粽”享医患和谐时光,祈福纳吉,传递美好心愿!
神经内科
仲夏之时,艾叶清香,吸引了病人和家属们,神经内科(一)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护患同乐互动活动。
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卒中知识并能快速识别、正确运用卒中地图,为预防卒中、早期治疗、紧急抢救争取宝贵时间,神经内科魏继贞护士长紧抓疾病科普宣教,为患者及家属朋友进行科普讲座。
护士长还精心准备了“七彩丝线缠香囊”,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且有襟头点缀之用,置入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借助香囊鼓励大家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帮助大家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为患者佩戴一个香缨,品一杯端午茶,与君浅念安康,整个活动现场沉浸在一种古色古香又温情四溢的氛围中。不仅让患者体会到了白衣天使们的关爱,也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归属,更体现了我院人文建设的丰富内涵。
消化内科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节,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了使住院患者及家属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中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与关爱,丰富医院“暖”文化。6月2日,消化内科开展了“香囊飘香 健康相伴”香囊制作活动,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关心与支持。
胡月红护士长首先送上了端午祝福,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大家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氛,让医患合作更加和谐。
活动中大家将端午情谊缝制在小小香囊里,一针一线都蕴含着无限的柔情,更承载着一份安康和吉祥。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非常有成就感。
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感受了自制香囊的乐趣,为住院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传承了端午传统文化。活动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自己制作的香囊格外的香甜与温暖,在此也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够永远如此刻般开心、快乐!
心脏大血管外科
端午节,作为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古往今来,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也赋予了端午节爱国主义情节。
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三组织开展中华经典朗读活动,通过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赋和经典爱国主义诗篇,引导大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爱国热情。
端午节,也是人们祛病防疫的节日。按照习俗,这一天都会做香囊、吃五黄、包粽子等。为营造节日气氛,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科内分批次组织病友做香囊活动,也特地用薰衣草作为囊内药包,希望可以安抚心灵、助眠安神。
针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的特点,结合目前科室病患群体,借此机会,科室也送上了健康科普大餐。由徐林玲护理组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友及家属带来了《华法林抗凝管理注意事项》的专题讲座,参与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内容非常实用,接地气。讲座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兴致高涨,科室也为每人发放了《心脏瓣膜术后自我管理手册》,以便患者反复翻阅。
重症医学科
作者:心血管内科、血管疝外科、骨科脊柱中心、乳甲一、神内一、消化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三、重症医学科 各护理单元撰写
责编: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