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学习强国】医技知识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你真的了解吗?

【学习强国】医技知识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你真的了解吗?

2022-07-11 阅读量:1132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作者:吴承龙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是大脑认知功能受损的病态,并不是简单的自然老化。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已成为严重的医疗卫生和社会问题。现阶段的中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80岁以上发病率超过30%。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 。

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承龙提醒,相较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等疾病,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认为年级增长后的记忆力下降等就是“阿尔茨海默病”,无药可治,但是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仍需要公众高度重视与健康知识普及。那么,到底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什么人容易得这个病?

一、 阿尔茨海默病(AD)有什么表现?

1.痴呆前阶段:

主要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其他包括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也可出现轻度受损,客观神经认知功能检查可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害,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

2.痴呆阶段:

即传统意义上的阿尔茨海默病型痴呆,此阶段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根据认知损害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主要表现是记忆障碍,突出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所做的事和常用的一些物品遗忘。部分患者出现外出后找不到回家的路,面对生疏和复杂的事物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和消极情绪,还会表现出人格方面的障碍。

(2)中度: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外,其他各种认知功能全面广泛地损害,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出现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失语、失用、失认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癫痫、强直-少动综合征。此时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

(3)重度:此期的患者除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外,还有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包括亲友)逐渐丧失接触能力。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此外,此期患者常可并发全身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肺部及尿路感染、压疮以及全身性衰竭症状等,最终因并发症而死亡。

二、 哪些人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1.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65岁~75岁的人群中,每百人中有大约有10人患此病,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100人中大约有20~30人患此病。

2.有家族史的人: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的遗传性,特别是发病年龄轻者,更容易有遗传倾向,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上此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危险性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大几倍。

3.女性:阿尔茨海默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稍高于男性,这可能和女性生存的年龄比较长有关。

4.其他:教育水平低;过多使用铝制品或摄入含铝的食物;有脑外伤病史;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情况也可增加发病的危险。

三、健忘的患者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吗?

并不是的。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①记不起发生过的事,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即使经过反复的提醒也回忆不起来;②丧失了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不知身在何处;③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④毫无烦恼,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语言越来越贫乏,缺乏幽默感。

一般性健忘者:①只是遗忘事情的某一部分,一般经人提醒就会想起;②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丝毫未减;③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④对记忆力下降相当苦恼,为了不致误事,常记个备忘录。

四、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和预防

1.药物治疗:像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一样,阿尔茨海默病也无法根治,但是规律服用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痴呆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2.预防方法:培养运动习惯;健康饮食;培养兴趣爱好;多用脑;避免与社会隔离;多参加社交活动;戒烟限酒;保持乐观的心态。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浙江平台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