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市各医院接诊新冠患者数持续增加,陆续出现原本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高龄患者的危重症患者。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应对就诊高峰,多家医院统筹全院急危重症救治资源,竭尽所能收治急危重症患者。
这段时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日均接诊量较以往增加了3倍,过道里加了不少床位。不断地有急需抢救的发热患者送来,医护人员飞速地穿梭在各病床之间,匆忙的脚步声、抢救器械的滴滴声、克制的咳嗽声“汇聚”在一起,让人时刻神经紧绷。以12月27日为例,进抢救室人数为87人,出抢救室转病房人数为97人。这些患者大多年纪较大,伴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性疾病,一半以上需要使用呼吸机,救治难度大。
作为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防不胜防的病毒也让医护人员接连倒下。
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丁国娟说,现在医护绝大多数都是带病上岗,今天有高热,明天热度退了就来上班了,现在还有8个医生在家里发着烧,也就是说现在救治病人的力量较以前是不足的,所以大家都在加班加点。
为了更大程度地收治进抢病患,医院对急诊监护室及急诊病区进行了统筹分区与改造,根据病情分类收治患者,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人员的流动。医护人员通过随时补位、交替轮换等方式,全力守护医院的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医院成立工作专班,组织感染、呼吸、重症等科室专家团队,统筹组织全院急危重症救治资源。每日调度急诊和发热的重症患者收治情况,医院通过在院内建立综合救治病区、重症病区、建立亚ICU单元等一系列措施等,扩容医院的整体收治能力,尽最大力量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缓解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压力,加快重症患者的周转。
绍兴市人民医院院长蔡斌表示,医院已经把床位都准备好了,本身上下两层的ICU,还有EICU、感染科病房 、呼吸科病房,CCU、神经NICU,这些都作为可转换的ICU,这样全院加起来可调配130张重症床位。我们再配备可转换医护的梯队,医生配备了140个,重症医生还有护士按照1:3,我们再多配点,到了400个护士,保证了以后重症的救治。
此外,医院总务处、物资器械中心通过积极协调氧气瓶和急救设备,保证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和水平,首批购置的55台呼吸机、68台监护仪、100台微泵等手术抢救类器械已部分到位。
新闻来源:2022年12月30日
媒体链接:http://m.shaoxing.com.cn/p/298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