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优秀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征文选登(一)
2016-10-26
阅读量:1603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舌尖上的家训
绍兴市人民医院 谢伟萍
婆婆在前年的母亲节离开了我们,彼此相处时光十二、三年,我们的亲密程度界定在婆媳与母女之间,于是亲疏相加。记忆中,她很聪慧,文字功底深厚,每逢过年,喜欢自已出春联对子,由公公泼墨,写上几幅应景的送给儿女,久之也成了一味年俗;她擅长理财,会计工作病退后把股票做得小有声色,又会勤俭治家,六年前在近郊处购置了一处一楼的新宅;她见识广博,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历战火岁月,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又去过不少都市和国家,对西餐礼仪游刃有余;她是位战士,与癌症抗争了二十几年,用泰然、积极的态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些成为我敬畏的理由,但对我的影响并不深刻,可能认为不同的人生历炼不同的精彩。这两年,因为孩子上初中的学区房离外婆家远,我开始学着做菜,每每在整理食材时会想起婆婆的教诲,怎样保持食材食用的最大化?!
我先生单位的每周只有一天休息,这天肯定会在婆婆家过,蹭完晚餐后回家。公公为人谦和少言,家里的大小事情一般由婆婆作主,婆婆嫌下馆子吃饭贵,所以就在家解决中、晚两餐,我的任务是给婆婆打下手,简单的择菜就得到较多指导,如枯烂明显的菜叶才可摘去;芹菜根部的细小须支用刀小心削除,粗根要入菜翻炒;芹菜的叶子洗净后也能做菜;总之,凡根部可食用的蔬菜,都需经过上述环节。瓜果削皮用力要轻,偶尔婆婆会检查果皮的厚度。这与待字闺中时择菜标准大相径庭,觉得这般做法费时费力,心理有些拒抗,时时以单位加班为由设法逃脱,得婆婆一个人张罗五人的吃食,开饭的时间就推迟一、二个小时,然后我又深感歉意,能乖乖表现几周便又故态重萌,婆婆察觉后并不直接挑明,拿些健康日报、长寿报给我看,知晓此物有减肥、美容功效,择菜时自觉避免根、径、叶损伤,恐其功能发挥打折扣。
吃也是有讲究的。婆婆喜吃河鲜,经常会烧上一碗盐水虾,或几只螃蟹,对付节肢类动物,更有一套食用程序,我学婆婆这般吃法:拿过一只虾放嘴里哆上一口,取出后摘掉头部的虾壳,吃掉虾膏再剥去其余的壳,放口中细嚼,只算简单的吃法,在得到婆婆的多次表扬后已然内化。至于螃蟹,一般情况下不敢与婆婆同桌吃蟹,婆婆不光把蟹肉吃得干净,还能把蟹壳完整拼合,我半吸半嚼的吃法只算吃进一半,吐在桌在的蟹壳比婆婆多了一倍,迫不得已用纸巾盖上遮掩,倒垃圾也会表现积极,自知吃法浪费,在家中开灶一般不会轻易买蟹。对于不受欢迎的剩菜,婆婆倡导的分食制则是把最后一滴的汤汁倒进胃里。
每次家宴如同一场歼灭战,最大化的缴获食材可食用部分,并对盘中餐进行彻底清除,想起这些事情不禁莞尔、心存感激。孩子也是受了奶奶的影响,米饭吃多少便盛多少,空碗里不会留下一饭粒儿。不浪费食物,尊重劳动成果,更是劳动者最高的礼赞。这悬挂在舌尖上的家训,简单平常,但已铭心刻骨,日日相依,时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