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之圈】我院胸痛中心两项质控指标居全国前十
2016-06-06
阅读量:1719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为了更好地对全国胸痛中心质量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国胸痛中心对2015年已经通过认证的63家医院的云平台上报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质控工作16项关键指标。其中,我院胸痛中心的“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和“D2B时间”分别位于全国排名第七名和第十名。
据悉,纳入质控工作16项关键指标包括:⑴ACS患者发病到获得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⑵从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⑶是否从急救现场或救护车远程传输心电图至胸痛中心;⑷从首份心电图(远程传输或院内心电图)至确诊的时间;⑸ACS 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负荷量双抗给药时间;⑹到达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是否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⑺导管室启动时间;⑻D2B时间;⑼D-to-N时间;⑽行PCI术后达到TIMI血流三级;⑾溶栓成功率;⑿STEMI患者在非PCI医院的停留时间(door-in and door-out(入门到出门)以及转运至PCI医院的路途时间(DIDO时间);⒀ACS患者入院24h内是否启动强化他汀治疗;⒁30天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⒂培训(每季度培训的学时);⒃术后用药医嘱内容(ARB或ACEI及抗血小板药及β阻断剂)。我院胸痛中心仍有部分指标未达标,流程需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