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青年动态- 【心心点灯】号手日本福井大学附属病院学习总结

【心心点灯】号手日本福井大学附属病院学习总结

2018-03-13 阅读量:2600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从2017年3月1日到2018年2月28日,我在日本福井大学附属病院心内科进修学习,期间主要做了关于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工作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指标的筛选和随访工作,下面就在日本时的一些学习和体会跟大家分享。  

      首先是临床病人标本库的建设,医院每个临床科室都配有自己的标本库(一台负四十度冰箱),常规收集科室里几种疾病患者和一些医生自己觉得比较感兴趣的病例的血液标本,记录采血时间以及疾病名称,编号后冻存在冰箱里。日后有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比如我这次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指标的检测研究,教授一下子就能把近十年来收集的一百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标本调出来,而且绝大部分患者都在不同的时间点采集了血液标本,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患者血液标本库、组织标本库的积累建设,也可以看作是科室财富的增长。

  

图1. 福井大学病院循环器内科患者血液标本库

      其次是中心实验室对临床医生做科研的支持。福井大学病院中心实验室里有多个技术人员,分管不同的实验室。临床医生需要做实验时,可以自己预约之后去做,也可以自己购买试剂之后交给实验室人员操作,并通过项目经费向中心实验室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为挤不出连续几天的时间去做一个基础实验的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个是科室小讲课,一周一次由不同的医生讲课,小医生可以讲文献,也可以讲自己的研究进展,讲完之后是教授或者副教授组织大家讨论,教授一般会讲出去开会听到的一些比较前沿的理念和研究。每周的讲课都是在周三的早晨8点,比上班提前一个小时,但是很少有医生请假缺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日本人对待工作比较认真,另一方面是他们都觉得每周一次的小讲课都能学到东西。科室小讲课这一机制能够成功运行的核心在于每一个讲课医生的精心准备,要讲课的医生会在几周之前就找好要讲的文献,再精读,搞懂文献里面的方法和结果,花大量的时间去制作一个精美的ppt,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文献分享给别人,再大家讨论,久而久之整个团队的水平就提高了。 

      最后再分享一下这一年的生活。福井在日本属于小城市,基本属于农村生活。开始去很不习惯,没有大商场、没有娱乐设施、要自己做饭、日常出行也不方便。之后住久了,开始明白“日本的精华在农村”这句话。生活虽然单调,但是内心很宁静,空气清新、山清水秀、食材新鲜,没有拥挤的人群,有充裕的时间思考人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内科 孟立平)

image0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