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然后第二天上午从洛杉矶坐长途汽车开往拉斯维加斯,到拉市已经是当地时间12月2日下午4点左右,入住酒店后,我们参加了由中国药学会和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协和医院的朱珠教授和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孙路路主任药师代表中国药学会作了学术交流。两方学者主要针对目前两国的临床药师在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12月3日,参加“第四十七届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年中临床会议”开幕式,当天参加开幕式的人员有2万多人,一早就去排队,大约排了2个小时才进场,开幕式开始表彰了为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和为美国人民健康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些医院药师,接下来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讲话,他肯定美国药师为美国人民作出的贡献,并鼓励到会的学生要向前辈们学习,为国家、为社会、为全人类作出药师应有的贡献。下午参加了“优化药物安全性:药学技术人员的职责”专题论坛和“从一个致命的用药错误的学习得到的经验”专题论坛(后面的会议基本上都是分会场举行,都是小型论坛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选择地去听报告)。
12月4日,参加了“首先不要伤害:预防、检测并管理由药物引起的疾病”专题论坛,和“通过医疗设备的集成来提高药物实践及药物治疗安全”专题论坛。
12月5日,参加了“通过ADHD来转型: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药物治疗管理”和“肥胖中的抗生素剂量:找到神圣的范围”专题论坛。晚上乘机前往芝加哥。
12月6日一天在芝加哥游玩,晚上乘机到底特律,然后从底特律国际机场飞回北京。
这次会议很有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要想参加国外学术会议或者学术交流,还得好好在外语上下点功夫,不光是外语阅读方面,更多的要在听力和口语上下一番苦功夫。这次会议主要是跟着北京三院药剂科的赵荣生主任,赵主任曾在美留学3年,全靠他在边上帮我们翻译。美国回来后,我每天坚持看英语,希望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不但能轻松阅读英文文献,还希望能在听说方面有一定的长进。
二、美国的药师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国内的药师要想取得像美国药师这样的地位,还需要几辈人的努力,要在学术上和专业技能上下苦功夫。
三、美国的药师善于利用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给药错误。因此,我也在想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规范临床备用药品管理,并通过药房药品供应流程改革,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用药。大致构思如下:
(1)住院药房撤掉夜班,住院药房和静配中心合并为临床药品供应中心,统一排班,所有药品包括口服药、注射用小针剂、长方静脉输液和临时静脉输液等均由临床药品供应中心从早上8点供应至晚上11点,在这一时间段,每小时送1次药品至各临床科室。
(2)开发一个临床备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每个临床科室的备用药品数量、批号、效期均进入此系统,当天晚上11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8点之前所需使用的急需用药均从临床备用药品信息库中消耗(临床药品供应中心药品信息系统在此时间段关闭,临床所用药品均归口到备用用药信息库,并由备用药品信息库消耗及给患者上账),次日上午8点后,临床药品供应中心在备用药品信息系统药房端确认昨晚产生医嘱,确认后药品自动从药房信息系统中消耗,并汇总统领,在9点半之前将这些备用药品送至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及时归入备用药品柜,并确认单号,及时补足备用药品库中的药品数量,以备晚上取用。临床备用药品信息系统库也可以按各科室自己的使用情况,打印汇总领单,晚班人员及时交接班给第二天白天当班人员,及时补充好备用药品。当晚临床急需药品超出备用药品库内的,从急诊药房借调,调用药品第二天及时由临床药品供应中心调整。
(3)临床科室在使用备用药品的时候,应从右往左取(或者从左往右取,但必须全院统一),这样能有效确保备用药品批号与效期和药房同步。药房每月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进行监督检查或者抽查。对临床科室经常出现备用药品库外借调药品次数及药物品种及时对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进行考核,确需使用的,应及时调整该科室临床备用药品库中的药品目录。
(4)通过此项目实施,可确保临床备用药品确实可靠的运转起来,避免备用药品备而不用或过期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临床用药,防止临床用药的随意性,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对于药剂科来讲,也能通过流程改革改善药品供应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更好为临床服务。(静配中心 唐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