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熟练开展ESD、ESE术
2013-06-07
阅读量:1230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近年来,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submcosal resetion, EMR)治疗消化道黏膜早期病变已经在国内逐渐开展,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ic submcosal dissection, ESD)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ESE),在消化道早期病变及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 SMT)(尤其是来源于固有肌层)的内镜下治疗在绍兴市尚未开展,在浙江省内开展的医院也极少。我院消化内科骆泉副主任医师于去年3月份顺利开展第一例以来,到目前为止,已行ESD、ESE术45例,使患者深受其益。
消化道SMT泛指来自黏膜下层以下(非黏膜组织)的消化道肿瘤。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可对黏膜下层的SMT进行治疗,但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易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一般认为是禁忌症。如消化道的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等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以往需要外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我们应用ESD、ESE技术,可对上述黏膜下层的肿瘤进行完整切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恢复极快等优点,做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ESD、ESE技术为消化道SMT(尤其是固有肌层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