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冰解忧、温馨服务”系列活动之七十二——“千针志愿活动”所感
2013-06-20
阅读量:1173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为提高年轻护士的静脉穿刺操作水平,护理部启动了“千针志愿活动”,倡导年轻护士利用休息时间,去输液大厅为病人打针。我虽然不是低年制护士,但作为年轻护士的我仍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有幸体验一天的千针活动,记录下丁点感想。
6月16日一早,换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来到输液室,老师交代了工作流程和细节后,我开始为病人扎针。从第一针,经过不断重复的打针,到最后一针,一天下来,感触颇深。
“外表热情内心冷静”是我们首先得具备的情感素质。面对一个个忍着病痛的面孔,我们能微笑相迎,或许多少能减轻他们的一点痛苦,拉近我们和病人之间的距离。习惯了在ICU工作的我,第一次拿起针要在这儿为病人静脉穿刺,看到病人及家属一双双渴望又相信你能一针见血的眼睛,我感觉到自已的手在颤抖,脑袋里连输液准备的步骤也瞬间有点凌乱。我暗暗的嘱咐自己一定要“淡定”。在为病人打针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病人,适当的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也是化解护患之间内心紧张的好方法。
“选择评估好静脉”是我们需要修炼的专业技能。如何评估血管的弹性、粗细、有否分叉及静脉窦,选择合适的针头及进针角度,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从而把穿刺带给病人的损伤降到最小。当然这项真功夫,是需要长久经验的积累。趁没有病人来打针的间歇,看看一旁输液科老师的操作,总是既快又准的找好静脉,在病人自已都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就已进针并且三两下就将针头固定妥当,这娴熟的技术实在让我佩服。
“细微处见人文关怀”是我在输液大厅打针学到的重要内容。当小孩子来挂针时,为更好地固定针头,我们可以用老师们提前剪好的硬质小纸板,给他们固定在手腕处,多贴一点胶带,这样就不会很轻易的滑出了。当老年人或体力不支的病人来输液,我们更需要多嘱咐他们一些,不要随意调节滴速,不要把输液器倒过来,如有需要我们还准备了输液床。对于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一定要问好是否做过皮试。一些外伤病人的抗生素皮试特地要将破伤风皮试区别开来问。
总的说来,这次的“千针志愿活动”对我们这些年轻护士来说真的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通过这次活动,又学到了很多。静脉穿刺是我们护士的基本功,一针见血也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对于这项基本功和基本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