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群众观”获奖征文选登(五)
2014-06-24
阅读量:802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践行群众路线,促进医患和谐
内科二支部 金梦琪
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为什么要促进医患和谐?因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当前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医院各项建设,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提高。
近年来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大家对于医患关系的讨论也逐渐升温,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作为一名普通护士,我时常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
想要做些什么,那就必须先想明白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当的医患之间的委托关系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转化为买卖服务关系,从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使医患纠纷增多;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基本因素之一。患者属弱势一方,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受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的影响,患者易产生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感;当前医疗行为的特点是技术难度高、个体差异大、诊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突出。医患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关系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因为如此,当前医患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才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医患关系的问题。我自己也曾经在“医患”这一特殊的关系层面扮演过不同角色,因而,当我静静的坐下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下意识地从各个角度展开了关于此问题的纯属我个人的思维延伸。
我曾经是一名患者,对于医院和医生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我愿意百分之百的信任医生和医院,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担心,担心自己成为那千分之一或者万分子一的不缺定因素,对于医生给予的种种治疗措施和方案,我仿佛都怀着猜忌的心理,诚惶诚恐地把自己交给医院,期待着得到最好的治疗,我一边期望着,一边又怀疑着。
我曾经也做过患者家属,他们的病痛比起我自身来说更为焦灼,我为他们做出一个又一个也许关乎他们生死的决定,每个决定都会让我坐立不安,仿佛思量,那种焦灼几乎快要让我无法承受。于是把一切的希望和对奇迹的渴求都寄托于医院。理智上也明白现代医疗技术还有很多局限性,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无法避免,情感上却希望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每一步的治疗后都有明显的改善,说实话,不希望有并发症发生在他们身上,更不用说那些无法预料的医疗意外。作为患者家属,我的内心总是交织着对医生的肯定和否定、感激和抱怨。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他们承担的责任重重的压在我的身上,我想这是每个病患家属最深切的体会。
有了以上的经历,再加上现在我护士的身份,虽然工作时间尚短,但身临这个环境,让我对于医患关系又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个体的差异,病情的复杂,人体这一复杂体,在展现其奥秘的同时,也存在无数我们不得而知的东西,每一个细小的影响在不同个体中都能导致千变万化的结果,我理解其中的缘由,但知识的差异,病痛的折磨,情感的诉求,这种种原因使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难以理解从而导致矛盾,这些矛盾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减少隔阂,尽量修复这道裂痕,我想方法无非是认真仔细的工作,不断提高的技术,以及同理心。工作中碰到过患者的种种情绪,有忧伤、愤怒,抑郁,大多数都是很负面的情绪,同理心在此时就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急他人之所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那么很多的摩擦就可避免。
越来越多的听到患者以及同仁的抱怨,我也时常有,所以可以想见双方都有无尽的苦水,大家不沟通,不相互理解,这苦水只可能越积越多,所以这其中还需要整个社会政府的努力,而我能做的就是先尽量好的做好我的工作。
党员首先也是群众,但我们应该是群众中更加踏实,更加努力,更加乐于服务的一些人,践行群众路线,促进医患和谐,这一路希望能有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