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群众观”获奖征文选登(六)
2014-06-25
阅读量:801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做一个纯粹的医者
轮转生支部 钟朱裔
医学之路,如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近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伤医事件屡见不鲜。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标题,冲击着我的视觉,震撼着我的心灵。抑或我们是弱者,抑或病人是弱者,抑或都是,我并不是那么热从答案。
食五谷,故生百病,故医之护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医患矛盾纠纷,要深入科学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从根本寻找矛盾所在从而解决矛盾。
或是职业素养,或是专业所限,我们习惯冷静的面对疾病,面对患者,面对濒临崩溃的家属。曾经遇到一位病人,他的话让我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我陷入深思,他问我,你们医生护士应该都不会生病的吧!其实我多少知道他的意思,也许他觉得,医者可自医,又也许他真没见过穿白大褂排队看病的。他随口的笑语,让我恍然,是啊,我们懂,所以更多时候将疾病消灭在萌芽,我们懂,所以知道,所以不怕,所以更冷静的对待自己甚至病人。我们比普通人少了一份对疾病的恐惧,少了一份旁人对未知领域一知半解的迷茫。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病人,即使我们是,也不是普通的病人。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恐惧、害怕、无助。也许,这是身为一个医者现存的问题,我忘记了,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我是谁。
前几日,母亲说有时候觉得耳朵嗡嗡响,所以照着程序,切切实实的做了一回病人家属。医生很平静,告诉我五个字,神经性耳鸣。趁着他写病历的空当,我问他,治愈率高吗?以后会怎样?他依然很平静,告诉我,年纪大了,耳朵慢慢变聋很正常。我怔了,为母亲的病,也为那个医生为我自己。作为女儿,我其实不能接受母亲渐渐老去的事实,而医生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在我的心上。作为医者,我好像看到了我的影子,心里有个声音不停地告诉我,这是你吗?这不就是你吗?面对无数的抢救,面对患者的恸哭,我们必须冷静,因为我们需要做的太多太多,可是不是就是因为这样,冷静的我忽略了家属忽略了病人。我们理解,我们明白,但我们渐渐地不能感同身受了。
总有一天,我们会老去,老的就算是俩口子也无法互相照顾,又或者命运的轮回中仅剩孤身一人。我应该万分感谢选择相信我、依靠我的病人,没有他们,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知道,比起课本,比起堆叠如山的资料文献,病人才是我最好的老师。我很歉疚,选择了博大精深的学科,使得我这一生都在学习,在累积,我永远无法给信任我、将生命交给我的病人我这生中最好的。我能给的,只是我现有的还有我的情感。
不是我的掌心捂热了听诊器,是病人的胸膛使得冰冷的听诊器有了温度。攀登学术的殿堂,是患者厚厚的病历做的基石,搭建的扶梯,我才能一步一步,坚定不移。
宁愿做一弯垂柳,借根的营养茁壮,也弯下我柔软的身躯,仅奉虔诚的心,靠近我脚下的老根,亲吻我脚下的土地。今后的路,有着许多的不确定,他人的骂语,自己的闪念,偶尔的得失,步履维艰。但不语花尤落,无风絮自飞,我们注定舍去更多,纵使所获寥寥,也当释然。我只愿没有浅薄,没有浮躁,秉承宽容,秉承大爱,用指尖淡淡的温柔,抚平人生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