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越牛新闻】他们撑住了!直击绍兴市人民医院新冠救治重症病房

【越牛新闻】他们撑住了!直击绍兴市人民医院新冠救治重症病房

2023-01-20 阅读量:2220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微信图片_20230120165846.jpg

在这里,此起彼伏的呼吸机监护仪以及各种设备的机械声、不时响起的咳嗽声、匆匆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工作的“主旋律”。这里的患者情况很特殊,病情变化可谓是瞬息万变,他们24小时需要医护值守,正在上着的以及刚刚撤离的ECMO 、CRRT、呼吸机的数值波动,令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他们对每一步操作都谨小慎微,对每一个数值的变化都仔细分析。这里的所有人,都向着一个共同目标而昼夜奋战,不遗余力地守住与死神搏斗的最后关卡,构筑起生命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

这里,就是绍兴市人民医院新冠救治重症病房(EICU、内外科综合ICU、CCU、NICU)。与其他地区一样,在新冠感染高峰之后一周,绍兴市人民医院快速迎来重症高峰,重症床位运行高度承压,从12月8日至今,重症病房共计收治187名新冠危重型患者,成功救治后顺利转入普通病房73名。

12月20日凌晨,刚刚通过电话指导完一名新冠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正发着高热吞下两片激素药片准备休息的EICU负责人吕铁主任,突然又接到了来自柯桥区某医院的求助:一名年仅30岁的孕妇到达医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37%,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病情危重,请求立即转至绍兴市人民医院抢救。接到电话后,吕铁主任一边迅速向市新冠重症救治组组长、市孕产妇危重症抢救中心主任、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应利君汇报病例情况,一边迅速调度人员赶往柯桥区某医院协助抢救,并迅速汇报院领导与医务处,调配医疗资源、安排重症床位。

经会诊,获悉该名孕妇为孕11周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患者,此次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出现严重心源性肺水肿、低氧血症,病情十分危重。

经初步抢救治疗后,患者被迅速转至绍兴市人民医院新冠救治重症病房,应利君主任迅速协调组织相关专家进行MDT会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团队每晚汇同感染、心内、产科、医务等相关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并精心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经过10余天新冠重症抢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目前该名年轻的孕妇已顺利出院。

一位69岁的老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重症肺炎收住入院,老人情况不太好,既往有糖尿病、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1月9日那天夜里,老人病情加重,突然呼吸衰竭NICU负责人俞国峰主任睡梦中突然被总值班电话惊醒:病情危重!必须马上急会诊!俞国峰立即通知了正在医院值班的外科重症医生席小龙赶紧去现场会诊处置,他自己也马上从家里出发赶到医院查看病情。

老人处于插管下皮囊辅助通气状态,氧饱和度一直在80%左右,在被送入ICU呼吸机纯氧吸入后,他的氧饱和度也只能勉强维持在82-90%。在向应利君主任汇报病情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团队当机立断决定行V—V ECMO治疗(体外膜肺氧合)!

▲凌晨时分的ECMO抢救

1月10日凌晨2点30分,ECMO团队成员以最快速度从家里赶到了医院,俞国峰、金烈洲、吕铁、樊巧玲、陈碧芸五人分头准备,至凌晨3时45分,成功为老者实施了V—V ECMO治疗,使他的氧饱和度从82%直接升到了100%!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也是危重患者抢救时非常重要的技术,因老人的血管通路条件不好,MICU的护理团队使用超声引导一针见血,成功留置动脉监测导管。从管路预冲到管路留置,ECMO医护团队配合默契,以最快速度为患者建立了重要的“生命通道”。

▲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

一位56岁的阿姨因“新冠感染,呼吸困难1天”在12月15日那天住进了普通病房,她的基础疾病比较多,既往高血压、脑梗塞、心脏病,入院时体温38.2摄氏度,心率200次/分左右,胸闷气促严重,血氧饱和度更是进行性下降,在专家团队的紧急会诊评估之下,阿姨被转入急诊重症病房(EICU)施行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并给予强心、利尿、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8天的积极救治,患者成功脱掉了呼吸机,转入心脏大血管外科普通病房。

之后,她的心超提示:二尖瓣中重度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左室偏大。情况不容乐观,家属有要求行手术治疗的强烈意愿,但考虑患者合并新冠感染后,身体情况并未完全恢复,手术风险极大。

心脏大血管外科周军庆主任在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观察与评估后,在1月13日当天为这位阿姨进行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心脏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心房折叠术,术后转外科监护室,经过48小时的积极治疗和日夜守护,1月15日患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16日顺利转回普通病房。

▲来自患者的感谢

一位85岁的老爷爷,因“因突发气促4小时余入院”住进了急诊抢救室,平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起搏器植入病史等多种基础疾病。新冠专家严一核主任组织团队紧急会诊评估后,实施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并予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于元旦当天转入了内科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胡月红护士长组织“趴趴队”对其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帮助患者氧合慢慢改善。

经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镇静、营养支持等治疗后,1月8日,老爷爷的病情有所好转,可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又出现了气急及氧饱和度下降的紧急情况,在对症紧急处理之后,专家团队再次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月11日,内科ICU联合耳鼻咽喉科、外科ICU行MDT会诊,为老爷爷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在镜下探查咽喉部情况,显示声门、会厌无水肿,于是逐渐下调呼吸机条件,于1月14日成功脱机拔管。

拔掉呼吸机管道后,老爷爷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和身旁的护士说道:看来我可以顺利回家过年了!1月16日,老爷爷平安转回普通病房。

“一、二、三,起!”几名医生、护士、志愿者组成的“趴趴队”,合力围在一名全身插管的新冠患者身边,为他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这名患者年龄不大、体重不轻,目测约200斤,这对救治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入院当天,这名患者就因病情危重紧急进行了气管插管。全身插着6、7根管道,加之体型肥胖,翻一次身要费大伙儿好一番功夫——至少五个人同时合力抬起才能为其成功翻身。就这样日复一日,在大家的共同配合和精心照护下,1月中旬,他的病情日渐好转,成功撤下了呼吸机。

▲“趴趴队”帮助患者俯卧位通气

▲指导床上早期锻炼

这样的危重型、重型新冠感染患者成功救治案例,在近期绍兴市人民医院5个重症病房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自2022年12月初“防疫新十条”发布以来,全国防疫形势任务出现了新变化,绍兴市人民医院在三年抗疫过程中是市级新冠救治定点医院,同时,作为绍兴市危重症质控中心和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面对重症救治高峰的来临、重症患者数量居高不下的现状,自然属于首当其冲。

对此,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部署,绍兴市人民医院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遏死亡”的目标,实行全院统筹、分级管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最大限度释放医疗救治潜能,扩容重症床位至155张,包括急诊EICU、内外科综合ICU、CCU、NICU等5个新冠重症病房,以及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新冠亚重症病房。

医院建立了联合会诊机制,每天晚上20:20分,是雷打不动的全院重症MDT线上讨论时间,钉钉群内,院长蔡斌,副院长鲁葆春、喻光懋及医务处相关负责人每天准时在群内上线指导会诊,重症医学科应利君、孙雪东、俞国峰、严一核、吕铁等几位主任分别对全院重症病例进行逐一分析、讨论,形成共识,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为临床救治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与最有力的支撑。

▲常态化线下救治讨论

为强化全院重症力量,在原有重症专科医护人员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重症医学科仍然将人力物力发挥到极限,除了全力主导组建医院新冠重症病房,同时还抽调大量重症骨干中坚力量支援兄弟学科,为救治全市重症新冠感染者提供最及时最优质的重症医疗资源。同时,科室在繁重的工作之外还承担起全市、全院新冠重症专题培训,授人以渔,在“病毒”最前线源源不断输出战斗力量,为抗疫平稳转向“乙类乙管”新阶段赢得宝贵时间和最大空间。

随着大量危重型和重型患者的涌入重症医学科,更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12月份医务人员减员严重,不少人顶着高烧加着“超饱和”的班,坚守在重症一线岗位上。

身为全市新冠重症救治组组长的应利君主任,除了承担本院所有重症患者诊治指导以外,更是肩负重任,承担着全市新冠重型和危重型新冠患者的线上线下会诊工作,当笔者见到她时,她刚刚结束其他两家市直医疗机构新冠会诊回到医院,在ICU匆匆聊上几句后,她又启程前往新昌某专科医院参与新冠会诊。

护士长姚晓燕承担着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前来进修重症护理与抢救类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任务,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讲授,原本清脆的嗓子已经沙哑,每天22:00后下班,甚至都成了常态;护士长樊巧玲从11月份临江院区隔离病房一直将工作延续到本院区ICU,一天都没休息……

都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也会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却坚持佝偻着身躯守着心电监护、呼吸机、ECMO、CRRT、微泵,从深夜到黎明;也会头晕乏力,浑身酸痛,却一丝不苟地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翻身拍背、鼓肺吸痰,从危重到安全。

所有重症医护人员面临战斗性减员和救治任务的双重压力,却丝毫不敢懈怠,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特殊时期“抱团取暖”、凝聚力量,他们扛住压力、克服困难,拼尽全力救治着每一位新冠重症患者,充分发挥着“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始终“战”在重症救治一线。而让他们最感到欣慰的,就是每天都有危重新冠感染者顺利转入普通病区……

危情一刻,见证砥柱中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新冠危重患者救治中,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团队时时回应着生命的渴求和呼唤,提升重型、危重型收治能力,充分发挥重症专业力量,全力以赴应对救治挑战,切实保障人民就医需求和生命健康!

新闻来源:越牛新闻 2023年1月18日

媒体链接:http://m.shaoxing.com.cn/p/2992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