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绍兴晚报】孩子走几步就脚痛,先查查有无平足症

【绍兴晚报】孩子走几步就脚痛,先查查有无平足症

2023-02-23 阅读量:1487 作者: 作者科室: 编辑: 编辑科室:

卫健在线-绍兴晚报.png

记者 陈乙炳

  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骨科足踝外科医生李修成接诊了一名9岁的患者小伟:他只要走路超过半小时,双脚就会痛,更别说参加体育运动了。医生检查发现,小伟“内侧足弓消失,跟骨外翻”,是典型的平足症患者。

  “有研究表明,步行时足部承重是体重的1.5倍,跑步时是体重的三四倍。”李修成告诉记者,足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高强度负重可能导致全身约20%的骨骼肌肉问题发生在足部,然而足部健康问题缓慢、隐秘,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被许多人忽视。“如果脚印非常完整,前后脚掌间过渡平滑,几乎没有明显的弧度,就要考虑扁平足,即平足症。”他说,平足症的主要表现有疼痛、足部畸形、足部行走功能受限和穿鞋受限。严重的平足症可引发肌腱、关节的病变,出现肌腱炎、跟腱挛缩、距下关节炎、踝关节炎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事实上,平足症是可以治疗的。”李修成说,他们科室已开展“距下关节制动术”多年,“这是一种切口仅1厘米的微创手术,可以纠正足的力线,避免发育成熟后出现关节问题。”具体方法是:将一颗小小的“螺钉”(距下关节制动器)经过跗骨窦置入距下关节内,以限制距下关节的活动,改善负重时足部力线。

  很快,小伟便完成了距下关节制动术,并在术后第二天出院。“由于切口和创伤都很小,小朋友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石膏固定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参加体育活动。”李修成说。

  “有无平足症,可通过两种简单的方法进行自测。”李修成说,第一种办法是观察法,即站立时观察自己足部内侧与地面的距离,将手指放到足弓部位,如果无法插入一个手指则可能是平足;第二种方法是足印法,测试者赤脚蘸水,在干燥的纸面上或水泥地面上留下印记,如果脚印非常完整,那就要考虑是平足症。

  值得注意的是,足弓低平不一定就是平足症,只有当出现疼痛及运动受限等症状时,我们才能称之为平足症。“孩子在出生时,90%以上的孩子都没有足弓。随着生长发育,足弓逐渐形成。”李修成介绍,足弓形成的时间大概在6周岁到8周岁,如果到了8周岁还没有足弓,那就要考虑是平足症。“有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的,建议手术治疗。”他说,一是有症状,且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二是没有症状,但足部畸形严重的。“手术时间一般推荐在8周岁之后。”李修成说。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3年2月22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pad/content/202302/22/content_45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