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汤桂平 实习生 徐钰沁
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增多,对此,有些家长不知所措,有些家长置之不理或野蛮处理,往往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甚至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及学业进步。如何看待和解决青少年的心理情绪问题?本期健康大讲堂,绍兴市人民医院心理健康门诊咨询师叶兰英和大家探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相关话题,共同构筑青少年“美丽心灵”防护屏障。
孩子情绪障碍会导致厌学
小英是绍兴市区某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一到诊室,她就不停掉眼泪,说她已经因走进学校便心慌、胸闷而休学一年,抗抑郁抗焦虑药吃了一年,在家感觉很好,但上个月复学后发现,自己走进学校仍旧心慌。经过与孩子的交流,叶兰英找到了症结所在,对孩子进行了针对性心理干预,三个月后,小英已能正常走进学校,最后顺利通过高考考上了一所“双一流”大学,今年又以高分入围浙大研究生。
“来心理健康咨询门诊的青少年中,有情绪问题、学习问题的孩子很多,占咨询门诊的70%。”叶兰英表示,大多数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会把孩子闹情绪看成是不懂事、叛逆、要求玩手机等的借口,于是对孩子说教、批评、指责,而不去考虑孩子是不是遇到了心理困扰。很多时候,因父母早期不重视不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情绪积压,最后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产生无力、无助、烦闷、不想活的想法,有的孩子会表现为头痛和腹痛等躯体症状、睡眠障碍、自残现象,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进而厌学、休学。
对情绪障碍必须进行专业干预
叶兰英说,如果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必须进行心理干预。从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当孩子有负面情绪问题时,父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如果家长无法有效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已经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需及时进行专业心理干预;如果已经出现自杀行为、睡眠障碍、躯体症状,需进行系统的治疗。
心理情绪问题同生理疾病一样,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将负面影响最小化。很多孩子在出现情绪障碍前一段时间其实就已经出现心理困扰,而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前行,学业一定会受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逃学、厌学等行为。每个人都向往美好,向往被人肯定,孩子也一样。当学习被情绪影响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不懂、做作业慢、影响休息,招来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同学的不理解等,于是出现逃避学习的行为。学习成绩下降又会严重影响到自尊心、自信心,最后自卑到学业难以继续,用网络麻痹自己,老师和家长则更加不满,于是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只能在恶性循环内转圈。
“作为家长,首先要允许青少年出现负面情绪,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命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他们面临自我人格独立的心理发展,面对升学与交友等方面的压力,时常感到彷徨和迷茫。”叶兰英说。
多方联动帮助孩子解困
叶兰英说,父母如果总是抱怨、指责孩子的负面情绪,急于评判和下结论,反而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增加。她说,首先要接纳、理解孩子的各种情绪,其次是耐心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内心困扰,帮助孩子渡过心理难关。另外,父母需高质量陪伴孩子,在有限的时间中主动关心孩子的感受,欣赏认可孩子的积极方面,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叶兰英说,学校应该尽量多组织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活动,营造阳光向上的校园氛围。老师要尽量了解孩子的个性,日常教学活动尽量多尊重、理解孩子,因人施教。例如有的孩子喜欢被点名回答问题,有的孩子则害怕回答问题,有的孩子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但有的孩子把老师关注自己当作一个沉重的负担,只有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出情绪怪圈。
叶兰英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不知晓求助途径,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她希望社区、媒体多作一些宣传,引导家长尽早寻求相关医疗机构或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帮助,以防患于未然。
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对此,叶兰英表示,青少年情绪障碍主要与心理困扰有关,如果有家庭、学校、社会、医院的联动支持,90%是可以治愈的。因此,青少年情绪障碍的预防需要多方联动:家长尽早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学校多关注孩子的异常言行,医院做好心理体检和筛查工作,共同为青少年的“美丽心灵”构筑防护屏障。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要闻版 2023年3月25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303/25/content_45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