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下午3时34分,绍兴市人民医院无人机停机坪上,一架载着3200毫升血液的无人机落地,该院输血科主任杨国灿随同科室人员把储血箱迅速运往医院输血科,查对后备用。
绍兴市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开通仪式上的这一幕,是越城加快推进空中血液应急运输网络建设的重要一步。借助“5G技术﹢无人机”,用时仅11分48秒,就打通了一条目前时速最快的用血生命线。
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也是全力保障亚运会期间血液应急运输的一项联动举措。绍兴市中心血站坚持日常血液供应和赛会应急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在血液供应的安全性、充足性、及时性与合理性上下功夫,基于大型体育赛事医疗卫生保障需要,积极应对可能产生的血液供应风险。
绍兴市中心血站位于越城区袍江世纪街,事故、堵车是过去急救送血中曾遭遇的难题。如何将血又快又好地送达各医院?借力亚运会赛事契机,绍兴市中心血站将医疗保障定点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和绍兴市中心医院作为试点,率先引入“5G﹢无人机”创新应用,并进行试飞演练。
试飞现场,两架载着特制储血箱的无人机从世纪街绍兴市中心血站起飞,分别前往绍兴市人民医院和绍兴市中心医院。11分48秒后,其中的3200毫升血液顺利到达绍兴市人民医院。“传统地面运输往返至少需要40分钟,无人机送血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救治时间。”绍兴市人民医院相关人士说,依托强大的物流网络和低空运输领域技术,医院与绍兴市中心血站探索绍兴市域空中应急血液运输网络建设。这次试飞成功以后,有望实现亚运期间血站和医院之间点对点、高频次血液运输。
本次“首飞”也标志着越城区迎来空中血液救援新时代。以本次试飞演练为例,执飞的方舟40机型能够精准导航、自主飞行,3分钟响应,24小时全天候待命,并配备了特制箱体维持恒温环境,全流程实时跟踪监管并可追溯,满足血液制品运送的特殊要求,确保血液制剂质量和安全。同时,针对市域范围内的短距离运输需求,让血液资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调拨、转运,从而提升了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性,为用血救治和生命接力“飞”出“加速度”。
新闻延伸
无人机怎么运血?
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得益于5G和无人机飞行技术。记者了解到,昨天下午3点前,因无人机飞行管控,试飞演练起飞时间有所变动。那么,以后在实际运用中,碰到空中管制、雨天、雾天等情况,怎么解决?记者咨询了此次航线的技术支持单位“丰翼科技”医疗行业负责人、浙江区域总监张家付。
“任务开始之前,我们已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报备,已列入‘空中管辖白名单’之内。”张家付说,很多城市存在“禁飞”等情况,但公司的飞行有“绿色通道”,是安全合规的,遇到大型活动一般也不受影响。而针对雾天、雨天的情况,在设置了A、B点的目的地后,飞行过程属于自动驾驶,不需要人工干预,航线采用网络信号、GPS、定位系统等支撑,实现“厘米级”定位,可以不受雨、雾天干扰,精准地到达设定的地方。
当然,如果遇到大暴雨等极度恶劣天气,“丰翼科技”依托顺丰公司,已完成大多数城市地面物流网格布局。也就是说,在“天网+地网”的双向支持下,恶劣天气下可以选择地面团队将标的物快速送达。“对于血液输送来说,如果在急救车或者其他运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空中航线的开通相当于多了一条地面输送的途径。”张家付说。
无人机在飞行途中遇到飞鸟、电线等障碍物,怎么避开?张家付说,在飞之前,他们会派专门的工程师进行航线勘测,在起点和降落点之间选择最合适的线路,避开高压线、电线、学校、政府机构密集地,保障路线安全。以此次试飞为例,实际上项目开始前两个月,他们就已多次对线路进行规划和勘测,确定后只需要按规划线路飞行即可保证安全,一般不需要每次飞行再作改动。对于鸟类等活动物体,张家付表示,无人机采用的是8片羽翼装置,在高速旋转中会产生气流和声音,飞行中活体受惊后会本能自动规避,不需要额外处理。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2023年9月9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309/09/content_48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