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信息引发关注:深圳宣布护士将拥有处方权,上海也在布局相关试点(晚报14日曾报道)。护士拥有处方权意味着什么?绍兴有没有落地的可能?记者就此进行了了解。
护理“出诊”量不可小觑
车丽萍是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二的护士长,10多年前,她就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在帮患者解决血糖问题时,只要涉及开处方,哪怕是患者一直在用的药需要续药,她都要找医生开药。
“其实,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或对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观察,包括药剂量的增减,都是我们在跟进的。”她说,这样的尴尬持续至今,与“护士处方权”未明确立法密切相关,“处方权面向的是医师,这种开具药物处方的权限一直没有向护士开放。”
深圳已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取得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可以在护理专科门诊或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具检查申请单、治疗申请单和外用类药品。这一点,也正是绍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周尧英所期待的。“近些年,有关护理方面的需求还是蛮大的。”周尧英说,他们医院开设的中医护理门诊、PICC静脉导管护理门诊、伤口造口门诊、心理门诊等都有护士“出诊”,今年1—11月,这些门诊的“接诊”量超过1万人次,此外,“网约护士”的服务量也已超过700人次。
如今,慢病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大。“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规范管理,正成为我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共识。”周尧英说,大部分有过住院经历的患者应该深有体会,尤其在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管理方面,打针用药及指标监测等,护士承担的工作往往比医生更贴近患者。“要是能为部分专科护士开放一定的处方权,减少患者找护士、护士找医生等中间环节,将更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她说。
权限开放,责任就变大
“目前暂无相关文件政策,但不排除今后放开的可能性。”市卫生健康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深圳、上海取得好的探索效果,“护士处方权”就可能在全国推行,“条件成熟后,可在确有需要、可操作、符合医疗安全的门诊先行试点,如PICC静脉导管护理门诊、伤口造口护理等。”
“为护士开放一定权限,还是有必要的。”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首席专家俞建洪说,患者情况紧急之下,护士明知没有处方权,但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先安排检查用药后补充处方的情况肯定也是存在的。“当然,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医疗事故和纠纷,权限开放意味着责任范畴的扩大。”他认为,处方权不只是开个药这么简单,实际对应的是一个诊治行为、一个处置行为。“这就是深圳没把内服药给放开的原因之一,患者吃了护士开的药出现问题,家属就可能去找护士问责,这种风险会对今后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产生新的挑战。”
“更广阔的空间应该在基层社区。”越城区稽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安全前提下,可先由三甲医院护士下沉提供指导、咨询等服务,一段时间后,允许基层医院护士提供部分初诊服务,如开具专科检查申请单等。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3年12月16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pad/content/202312/16/content_50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