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呼吸骤停,有着“黄金4分钟”的说法。也就是说,患者在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最好在4分钟内给予抢救,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10%。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内的一场抢救创造出奇迹:尽管超过了黄金抢救4分钟,但在患者仍没有复苏迹象的情况下,大家依然没有放弃。5分钟后,心电监护突然出现了有节律的波形!
几天前,一名心跳呼吸骤停的55岁男性患者被120紧急送入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据120医生描述,患者是突发头痛头晕后出现的呼吸心跳骤停。在送入医院前,已持续胸外按压35分钟,除颤一次,肾上腺素共静推5mg……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一边了解病情,一边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并迅速将其转运至抢救床上。抢救室当班医生快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因缺血缺氧时间过长,患者已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全身皮肤紫绀湿冷等症状。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决不放弃。”此时,在急诊科副主任的带领下,抢救室医护人员立即组建心肺复苏团队,明确急救角色与分工,展开与死神的争夺战。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反复肾上腺素静推……所有抢救步骤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患者仍无生命体征恢复迹象,希望越来越渺茫,但大家依然不轻言放弃,持续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5分钟后,奇迹来了:心电监护上突然出现有节律的波形。“快,停止按压,查床边心电图!”心电图显示,这5分钟的坚持,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恢复自主心律!
但此时,与“死神”的拉锯战还在继续——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很不稳定,抢救仍不能停。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进行抽血化验、深静脉置管、应用碳酸氢钠纠酸、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等治疗,同时呼叫ICU(重症医学科)协助诊治,积极寻找心脏骤停的可逆原因。
因患者病情危重,身上心电监护导线、气管插管及各类输液管道众多,检查途中风险极大,出于安全考虑,急诊医护团队决定采用“移动CT”为患者进行头颅扫描以明确病因。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患者顺利完成头颅CT扫描,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急诊医生立即呼叫神经外科、介入科会诊……经过急救团队一个半小时的高质量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终于平稳。经各学科综合评估后,患者在急诊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安全转入ICU进行后续监护治疗。
新闻来源:绍兴日报 2024年4月17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ad/content/202404/17/content_52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