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家住龙洲花园的童阿姨急匆匆吃好晚饭就往绍兴市人民医院赶,每隔一周的周五晚上,她都会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病房里度过。
童阿姨不是去看望病人,也不是去找医生问诊,作为安宁疗护团队中的一员,她是去做安宁疗护的志愿者。
今天的志愿者活动主题是“安宁疗护读书分享会”,在分享会上,童阿姨向在座病友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疾病的认识和对生死的看法,也分享了书籍《医生请回答》,在书中有个话题提到:当你的家人得肿瘤时,你该不该把这个消息告知给他?一下子打开了大家的话匣。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另一位志愿者金阿姨则和大家一起读了报纸《健康报》,还分享了肿瘤患者饮食方面的知识:哪些能吃、哪些要少吃、哪些是饮食误区、哪些是要注意的地方。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关注点,让这次分享会最后意犹未尽地结束。
其实,这只是肿瘤内科安宁疗护志愿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绍兴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在肿瘤内科开始探索和实践安宁疗护服务,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
2023年,绍兴市人民医院获批浙江省首批安宁疗护标准化病区,为生命末期的患者和家属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社会支持等安宁疗护服务。而此项服务,是以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师等等组成的、以团队的形式展开。其中,志愿者们就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探索,志愿者队伍主要由绍兴市肿瘤康复学校的学员、高校大学生、刚入职的年轻医护三支队伍组成。他们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医务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守护“生命最后一公里”。
在众多志愿者中,肿瘤康复学校的学员们是其中最特别的一支队伍了。他们都曾经罹患癌症,经过多年抗癌斗争,康复后自愿服务社会,他们的经历让病房的病友们“感同身受”,患者和家属仿佛和他们更亲近、更有相同话题。
这些学员们每两周都会来到病房,有时陪伴患者“闲聊”,分享他们的抗癌经历,引导患者和家属畅诉衷肠;有时他们带领患者和家属耍耍八段锦、太极拳,在晚饭后活动活动筋骨,舒缓烦闷的住院生活;有时他们会帮助病友理发、洗头、擦拭身体、更换床单等,特别是终末期的卧床病人,身体清洁能大大提高舒适度;有时他们会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如元宵节“拍摄全家福”、端午节“手绘团扇”、七夕节“向家人表达爱和感谢”等,营造满满仪式感,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医院、社会带来的深深关爱与温暖。
“这份志愿者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更有意义……”资深安宁疗护志愿者王大姐说,“每个临终病人其实都是我的老师,在服务他们的同时,我的内心感到异常平静和安宁,我也会思考自己的人生,付出的同时我非常感谢他们给予我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