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周军庆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高龄、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经心尖入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以下简称:经心尖TAVI手术),为绍兴地区首例。
年近八旬的叶阿姨(化名)在今年年初开始就反复出现走路等活动时伴有胸闷的表现,她与家人误以为是上了年纪的原因,一直没有就诊,直到最近,叶阿姨开始出现晚上睡觉躺不平、咳嗽、时常被憋醒的情况,在当地卫生院检查时发现肺部渗出、胸腔积液,经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辗转多处最终发现是心脏瓣膜出了问题,于是叶阿姨与家人来到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周军庆主任医师门诊就诊。
周军庆主任在接诊患者后,认为患者的胸闷、咳嗽、肺部渗出、胸腔积液等一系列表现,都可以用一个原因来解释——心脏瓣膜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他将叶阿姨收住入院后,心脏超声结果提示:主动脉瓣左冠瓣脱伴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返流(中度),左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低(EF:39%),主动脉增宽。
这些检查结果远比入院时预想的更严重,长期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患者的心脏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严重地影响了叶阿姨的心脏功能,如果再不进行治疗,患者的心功能还会越来越差,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然而叶阿姨已经年近八旬,年龄大、心功能不佳、基础疾病多、体质偏差,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呢?即使是常规的微创主动脉瓣手术,也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心脏停跳的情况下完成,但此种手术方式风险极大。同时患者单纯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横位心的情况也不适宜行股动脉入路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经科内讨论研究,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周军庆主任最终决定为患者实行经心尖TAVI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制定好预案后,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协同麻醉科、超声科、导管室、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为患者实施了经心尖TAVI手术。
图:术中经心尖穿刺置入瓣膜输送系统
术中通过左侧肋间约5cm的小切口暴露心尖,在X线透视及超声引导下穿刺送入输送器到达病变主动脉瓣的位置,释放并植入新的人工瓣膜替代了原有的病变的瓣膜。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整个手术过程不到1个小时,术后造影及超声可见人工瓣膜功能良好,主动脉瓣已无反流,同时由主动脉瓣反流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也消失了。1周后,患者叶阿姨康复出院。
图:手术切口无肉眼可见疤痕
周军庆主任介绍,心脏瓣膜病往往起病隐匿、病程长,大多表现为走路、爬楼、劳动时乏力或胸闷心悸,而患者通常会忽视这些症状,误以为是年龄变大导致的体力不支。随着症状加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夜间睡觉不能躺平、咳粉红色泡沫痰甚至猝死等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瓣膜退行性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变的瓣膜可以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产生相应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瓣膜退行性病变中,又以主动脉瓣病变最为常见,对于严重的瓣膜病变,外科手术是唯一改善患者预后的手段。
对于高龄、高危或有外科手术禁忌的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手术)是风险低、疗效可靠的选择,本次绍兴地区首例经心尖TAVI手术进一步拓宽了该手术方式适用的患者群体,为单纯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冠状动脉开口低、外周血管条件差、横位心、升主动脉扩张的高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带来了新的机会。
最后周军庆主任提醒,如果心脏瓣膜出现了问题,有感到不适的症状表现,一定要尽早就医、尽早治疗,以降低风险,改善生活质量,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