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4个急性心梗患者
21日,2个急性心梗患者
22日,3个急性心梗患者
23日,2个急性心梗患者
……
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几乎每天都会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这些患者堵塞的血管都在最短时间内被打通,生命得以重新绽放。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危害最大、最为凶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开通血管,获益越大。
8月29日夜间,32岁绍兴小伙张先生因剧烈胸闷胸痛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室。急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此时,患者胸痛加剧,心电监护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意味着如果再不能及时开通“罪犯”血管,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心内科医师急会诊后立即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张先生安排了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仅仅不到60分钟,患者的“罪犯”血管已开通,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各项指标也逐渐趋于好转,转入CCU继续治疗。
在这场“战斗”中,绍兴市人民医院各相关科室密切协作,立足于对病情的快速掌握,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抢救,充分展现出了绍医人过硬的业务素质。至此,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抢救圆满落幕,这场与“死神”的激烈角逐,大获全胜。
术后的张先生不能理解,自己才三十出头,怎么就心梗了?
在后期的治疗中,心内二护士长赵瑞芳详细了解了张先生的生活习惯,原来,他不仅长期熬夜,还爱抽烟,年纪轻轻就有十年烟龄,现在一天至少二十根烟。另外,张先生还爱喝酒,曾因饮酒过量进过医院,平常也不爱运动,不到一米七的身高体重却超过了一百八十斤,这些都是导致张先生心梗的原因。
注意!心梗不是“老年病”
年轻人发生心梗往往更凶险
我国发生心梗的平均年龄为62岁,但近几年来,45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15~29岁、30~44 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以年均14.57%与6.40%的比例上升,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年轻人发生心梗,情况往往比老年人更为凶险!
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就像陈旧的水管一样锈迹斑斑,容易造成心肌缺血,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心脏会建立起血管的侧支循环,进行自我保护维持血氧的供给。年轻人的心梗来得突然,心脏还未来得及建立起血管的侧支循环,就突然被堵塞了,因此心脏来不及代偿,更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凶险的情况。
医生罗列了心梗的危险因素
年轻人,梳理一下,你占了几条?
吸烟
当前研究显示,与老年心梗患者相比,年轻心梗患者中烟民比例更高,有80% 。吸烟>1包/天的人群,心梗风险是不吸烟者的8倍。吸烟可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与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肥胖
年轻心梗患者80%有肥胖。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心梗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BMI)也更高。随着不良饮食习惯,高糖高脂不仅带来肥胖问题,早发的心肌梗死也会接踵而至。
性别
约95.6%年轻心梗患者都是男性。女性因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心梗年龄往往比男性晚6-10年。
血脂异常
这是所有年龄组公认的心梗危险因素。在年轻心梗患者中,血脂异常往往更常见。
高血压
年轻心梗患者中,约40%伴有高血压。工作压力大、熬夜、焦虑,高血压也愈发年轻化。血压升高而不自知,甚至明知高血压却害怕终身服药而拒绝治疗,最终成为心肌梗死的帮凶。
突发心梗
要这样正确自救!
1、打急救电话
第一时间拨打 120 或当地急救服务电话,如果不能得到急救服务,则让朋友送你去医院。不提倡自驾去医院。
2、保持镇定
安抚患者平静,缓慢深呼吸,减少活动。平躺或坐下休息,缓解紧张,也可以避免摔倒造成的意外伤害。
3、慎重用药
慎重服用硝酸甘油,不要随意吃阿司匹林。如果明确可以使用硝酸甘油,记得是舌下含服。有好转后,依然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4、必要时心肺复苏
为传播早期心梗发作症状、体征的识别及心肺复苏等紧急自救知识,绍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自去年起,于每周四下午借助心肺复苏流动学习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将技能演示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重点讲解心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要点,教大家把握黄金 4 分钟急救时间。现场操作环节集示教、操作、点评、纠正和再指导于一体,让患者及家属对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深受好评。
据悉,目前绍兴市人民医院已建立完整的以急性心梗治疗为代表的急性胸痛救治体系和流程,胸痛患者可以享受到同质化、优先、快速、规范的救治。心梗病人从进入医院大门到开通血管时间平均50~60分钟,远远超出国家指南推荐的90分钟标准。急诊绕行的患者从确诊到进入导管室手术,最快时间仅需22分钟。
新闻来源:越牛新闻 2024年9月25日
媒体链接:http://m.shaoxing.com.cn/p/324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