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感冒生病吃点感冒药太正常了,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如果自行吃药不当,真的会引发严重后果。近日,绍兴市人民医院就救治了一位因吃感冒药诱发药物中毒的尿毒症患者。
韩大伯在13年前被诊断为尿毒症,经治疗病情好转后,仍需要长期的透析维持治疗。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的韩大伯,从此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小病拖成大病。近日,韩大伯感冒了,他就自行从药店配了感冒药吃。谁知不仅感冒没好,韩大伯还开始反应迟钝、肌肉震颤,逐渐出现幻觉、躁狂等精神症状。
于是,他赶紧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该院肾内科医师团队诊断,韩大伯这是药物过量蓄积、中毒引起的药物性脑病,而罪魁祸首是一盒小小的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在找到“真凶”后,血透室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给韩大伯进行了血液灌流治疗。经过3次血液灌流后,韩大伯的精神状态也恢复如初。
那么,一盒小小的感冒药怎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威力呢?“众所周知,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在清除内源性物质、药物及其代谢物、毒性分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院肾内科医生介绍,药物的肾脏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等过程协调实现,因此肾功能的好坏影响着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而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是目前常用的甲类非处方类感冒药,其中金刚烷胺为主要成分之一。金刚烷胺有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的特点,在肺肾肝中浓度高,95%经肾以原形自尿排出。因此,用药时应根据肾功能调整金刚烷胺剂量。而韩大伯作为血透病人,自身肾脏排泄药物能力几乎为0,普通透析对金刚烷胺的清除能力极弱。连续几天的药物摄入导致韩大伯体内金刚烷胺浓度超标,从而产生了药物性脑病症状。
除了防治流感,金刚烷胺也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见药之一。最近,该院肾内科收治了一例尿毒症腹透患者,曹大伯已行腹透长达10年,近期因出现双手抖动症状去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考虑其为帕金森病,给予金刚烷胺药物治疗。服药后,曹大伯逐渐出现了同韩大伯相似的症状,最终被确定为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中毒。
“含金刚烷胺成分的常见感冒药有:复方氨酚烷胺片、氨酚烷胺那敏胶囊、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等。”专家表示,当患者的肾功能出现异常时,应尽量避免服用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该类药物,也应严格遵照医师医嘱调整金刚烷胺用药剂量;而透析患者,应禁用含金刚烷胺成分的药物。
如果误服或者过量服用金刚烷胺药物,导致出现药物中毒,该怎么办呢?专家表示,金刚烷胺无特效解毒剂,因此要对症治疗。如果导致药物中毒,应当及时就医,进行催吐、洗胃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尽可能行血液灌流或血液滤过治疗。
新闻来源:绍兴晚报 2024年10月16日
媒体链接: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wb/pc/column/202410/16/node_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