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进修分享 | 英国雾都医旅,追寻外科之父的足迹

进修分享 | 英国雾都医旅,追寻外科之父的足迹

2024-10-21 阅读量:944 作者:胡耕远 作者科室:胃肠外科 编辑:尹翊萌 编辑科室:宣传统战部

2024年6月27日至9月22日期间,在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有幸获得2024年度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赴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St George's Hospital)医疗访问进修的机会,与进修团20位同道一起开展了三个月的进修学习。这次进修访问,我感受到一个优质、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系统,观察到不同的医疗实践与思维方式,体验到跨文化医疗环境的独特魅力。现将三个月以来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1 圣乔治医院的底蕴

英国圣乔治医院成立于1733年,是英国最大及最古老的教学医院之一。它作为英国NHS FT(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成员,包括Tooting的主院区和ST John 、Queen Mary两个分院,共有8500余名员工。这里是伦敦主要的创伤急救中心和急性高危脑卒中单元之一,世界上第一例心脏起搏器手术地,世界上第一次头颅CT扫描地,世界上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开展较早和较成熟的医院,是英国能够进行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仅有的两家医院之一。历史上医院人才辈出,被誉为“现代外科之父”的约翰·亨特(John Hunter)、发明天花疫苗接种的“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 (Edward Jenner)及解剖学家亨利·格雷(Henry Gray) 等医学大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学习过。

微信图片_20241021113946.png

2 进修经历——治病救人的艺术

此次进修,我主要在结直肠外科学习交流。在英国,一般将外科医生称为“Mr”(其他专科医生则称为Doctor),凸显对外科医生的职业尊敬。而手术室则被称为“Theater” (很多国家都称Operation Room),表示外科医生做手术如同在“剧场”进行精湛的艺术表演。这两种独特的称谓恰恰体现了整个英国社会对外科医生群体的尊重:作为艺术家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室这个高尚的梦幻剧场,施行治病救人的艺术。

我所在的普通外科结直肠外科亚专科,是英国上最早开展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的团队,有近10位consultant(顾问医师),综合实力非常强大。我跟随我导师Mr Alex Chung开展了门诊、MDT讨论及手术观摩等日常临床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021113949.png

2.1门诊工作——从容的分级保健

每周二、五上午是我导师Mr Alex Chung的门诊。在跟随门诊期间,我了解到英国医疗体系主体是全民免费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同时也存在昂贵的私立医院(Private Hospital),在NHS的公立医院中也有私人医疗服务。英国公立医院采取的是分级保健制,与国内的分级诊疗类似,但执行的更为严格。GP(general practitioner)即社区诊所的全科医生承担基础保健的任务,通常在社区卫生中心驻诊,90%的医疗行为发生在这里,起到筛选病人的作用。除非急诊,患者不能直接到综合医院就诊,必须经过GP的推荐才能转诊。

如国内门诊类似,患者及家属也是和医生面对面而坐。但落座前consultant都会先和患者介绍我,并询问患者是否介意临床观察者在场。每个预约患者都预留了20-30分钟的就诊时间,所以医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询问病史和解释病情,同时GP的推荐信也能提供了初步的病情概要。整个门诊过程都显得很从容和谐,这让习惯了半天门诊看30个以上患者的来访国内医生羡慕不已。当然由于英国预约就诊免费,很多患者预约了却不来就诊,也容易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2.2 MDT讨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

和国内MDT形式类似,结直肠外科每周有2个中午会安排多学科讨论(MDT),分别对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肿瘤进行病例讨论。讨论会有临床医生、影像科医生、病理科医生、GP、实习生、研修医生等人员参加。MDT主要针对经首诊医生诊断需要多学科会诊、病情复杂、诊断难以确定或对诊断存在疑虑的患者,请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了每名患者均按照统一诊治规范进行治疗,也避免患者反复就诊。

2.3手术观摩--注重流程,不惜成本

英国手术室的设计和国内有很大不同,更像由一个个独立的手术单元组成的部门,每个手术间里都有一个麻醉室、手术器械准备室、洗手区。英国外科医生在手术技巧方面与国内大同小异,但硬件设备的差距仍然明显。为了确保病人手术安全,英国医院可以说是不计成本。手术室里小到各类手术耗材,大到达芬奇机器人等设备,应有尽有。每种器械的各个型号、各种缝线每个规格等也都准备充分。当然,由于英国对所有英国籍公民实行全民免费医疗,造成医生没有节约意识,这也导致大量高值耗材不必要的浪费。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往往是谨慎保守,注重传统和常规。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对于流程制度的执行上。手术前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由术者、麻醉师和护士一起核对患者信息——首先所有医护人员自我介绍,然后由外科医师对照核对表逐项仔细核对,反复确认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

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时刻都有带教下级医生的理念和意识,他们会在讲解手术的步骤和要点后,放手让助手来进行操作,自己则在一旁协助指导。同时作为一家大学的教学医院,这里也很重视实习生的带教。术中主刀医生也常常会邀请实习生一起上台手术,并指导进行皮肤切开缝合等基础操作,期间会不断对实习生进行提问,并毫不吝啬各种鼓励和赞扬。

微信图片_20241021113951.png

2.4 意外惊喜——减重外科的进修

在结直肠外科进修之余,我还特意至圣乔治医院的减重外科进行了访问学习。在减重外科领域,以Marcus Reddy教授为代表的圣乔治医院团队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出色的手术技术而闻名全英。在短短数周的时间里,我有幸全程参与了多个手术过程,观看了各种规范化的减重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Marcus Reddy教授的精湛操作和团队间的默契配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微信图片_20241021113954.png

在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方面,我也观察到了与中国不同的实践。例如,在患者术前,每一位患者都要经过详细的心理评估和营养咨询,以确保他们具备进行手术的心理准备和健康状况。在术后,医院提供了全面的随访和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做出积极的改变。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也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术后的生活。

2.5 人文关怀——和谐的医患关系

整个圣乔治医院从医疗建筑的设计、医疗流程设置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无一不体现人文关怀。患者和医生都互相尊重,患者信任医生,即使是年轻大夫;医生就诊过程中态度好,注意人性化服务和保护患者隐私。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除了给病人躯体提供治疗外,还给病人提供心理、社会、精神等全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三个月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收获及体会终身难忘。我将结合在英国的学习体会,逐步开展减重外科手术,在未来开展机器人胃肠道手术,并加强手术团队的协作精神,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多与患者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