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心血管内科常栋主任团队率先应用国际最新高精密度标测导管(OCTARAY)联合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QDOT)射频消融手术,系全国首批应用,也是我省首例。
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绍兴市人民医院始终紧随领先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将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惠及绍兴广大患者。这也意味着,该院在房颤疾病高质量和精准化诊治领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彰显了医院始终以创新突破为引擎,引领我市房颤诊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患,高血压、高龄、冠心病、糖尿病等是房颤常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房颤患病率为1.6%,80岁以上高龄人群房颤发生率高达10%,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房颤患者。房颤显著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导管消融是根治房颤的主要治疗,而传统射频消融治疗费时费力,且术中疼痛明显,患者较难耐受。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59岁的患者,平日生活中倍受心房颤动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且患者对疼痛非常敏感。经过仔细评估,常栋主任决定采用国际最新OCTARAY标测导管及QDOT MICRO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QDOT导管提升了温度感知灵敏度,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帮助医生更安全地进行高效消融,新型消融模式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OCTARAY 导管凭借高密度标测、多电极设计和快速标测等功能,显著缩短了建模时间并提高了标测效率。提升了复杂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的效率与准确性,缩短了整体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及患者体验感。
面对万千房颤患者亟待满足的多元化健康需求,绍兴市人民医院在房颤治疗和管理上持续研究和探索,将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升房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在增进百姓健康福祉的同时,实现医院“在绍医,遇见健康”的追求目标。
新闻来源:越牛新闻 2025年2月20日
媒体链接:http://m.shaoxing.com.cn/p/329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