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9月29日“世界心脏日”,我院心内科自9月起策划并开展“心脏急救课堂”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固定于每周四下午举行,共举办4场。通过“理论讲解+实操培训”的模式,让参与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急救知识,并获得实际操作体验,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在理论环节,谢伟萍护士长围绕《生死时速:院前心脏急救知识与120呼叫要点》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内容包括心脏骤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如典型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并重点强调“黄金4分钟”的关键意义。护士长还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如何高效拨打120急救电话,包括准确报告患者症状、所在位置、联系方式,并提醒保持电话畅通、听从调度员指导的重要性。理论课堂让参与者意识到:正确的第一反应,往往能够决定患者的生死。
理论课后进入备受期待的实操环节——“救”在身边:高质量心肺复苏(CPR)实操训练。丁志华组长首先现场演示了标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随后参与者分组练习。在医护人员一对一的指导下,大家逐步掌握了按压位置、力度、频率及胸廓回弹等关键要点。不少家属表示,虽然初次操作有些生疏,但在护士的鼓励和耐心纠正下,逐渐掌握了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大家体会到“用力按、快速按、少中断、充分回弹”的实际含义,也增强了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救助的信心。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心脏急救,今天亲手学会了按压,感觉特别有意义。”一位患者家属在体验后这样说道。这正是本次活动希望达到的效果。谢伟萍护士长表示,开展心脏急救课堂的初衷,是希望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人可掌握的实际技能。只有人人学会基本急救,才能在关键时刻多挽救一条生命。科室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文化氛围,让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